一.本周教学内容:寒假专题——合成词的构成方式和词的色彩;修改病句合成词的构成方式一、什么是词汇?是语言中所有词和固定熟语的总汇。二、什么是词?词是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1、单纯词:天、地、听、叫、月等。2、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构成。天空、土地、光辉、跳跃、贤明等。三、什么是固定熟语?指约定俗成、整体使用的语言单位。1、成语:如:一心一意、生机勃勃、龙腾虎跃等。2、谚语:如:人在曹营心在汉、众人拾柴火焰高、浇花要浇根,交人要交心等3、歇后语:如:飞机上挂水壶——高水平、芝麻开花——节节高4、惯用语:如:马后炮、事后的诸葛亮等。四、合成词的构成方式:1、主谓式:前一个成分表示被陈述的事物,后一个成分是陈述前一个成分的。特征: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如:地震、山崩、海啸、霜降、头痛等。2、述宾式(动宾式):前一个成分表示动作行为,后一个成分表示动作行为所支配的对象。特征:动词+名词如:司机、投资、出台、拜师、刮风等。3、偏正式:前一个成分修饰限制后一个成分。雪亮、冰箱、小说、笔直、飞快、火红、鲜花等。4、述补式:(补充式)如:说明、增加、立正、提高、熟透5、并列式:两个语义相同、相近或相反的成分并列而成。如:善良、改革、寒冷、汇集、语言尺寸、门户、骨肉、风浪、飘摇反正、是非、动静、好歹、横竖词的色彩一、词的感情色彩:附带有表示说话人对相关事物爱憎、褒贬。1、褒义词:表示肯定、赞美。如:英雄、勇敢、诚实、可爱、聪明、智慧、成果2、贬义词:表示否定、批判。如:虚伪、懒惰、愚蠢、勾结、小气、黑暗、后果3、中性词:既不表示肯定也不表示否定,或既可表示肯定也可表示否定。如:结果、结束、肥胖二、词的语体色彩:附带有表示口语语体或书面语体的色彩。1、口头语体:生日、身子骨、惦记、翘尾巴、瞧瞧2、书面语体:诞辰、体质、牵挂、恃才傲物、观察3、通用语体:身体、想念、自高自大修改病句一个句子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这里既有语法结构问题,又有逻辑事理问题,还有语言习惯问题。一般说来,一个句子的各个成分之间的结合如果是合乎逻辑事理和语言习惯的,那么它在结构上也必然是合乎语法的。但是句子在结构上合乎语法,却未必都合乎逻辑事理和语言习惯,因而未必都是正确的句子。一、句子的结构不合理:句子要具备应有的成分,能把意思准确完整地表达出来,如果句子缺少了应有的成分,影响了意思的表达,就成了结构不完整的病句。例句:1、经过他的一番教导,使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无主语)滥用介词造成无主语。2、中国人民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缺少谓语)由于修饰语较长导致丢了中心语。二、句子成份搭配不当:合乎逻辑事理,合乎语言习惯,搭配就恰当;否则就是搭配不当。例句:1、这位退伍军人当上了“学雷锋模范”的光荣称号。2、我们必须加强和提高科学技术水平。三、语序不合理:语序是指各种句子成分的排列次序,如果语序不合理,会造成表达不合事理或者产生歧义。例句: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解决、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四、表达前后不一致:句子在表达上不合事理,前后矛盾,或前后不一致。例句:1、一夜没停的雨又下起来了。2、过了一会,汽车忽然渐渐放慢了速度。五、句义关系不合事理:例句:她的学习成绩不仅是全校拔尖的,而且在班里也名列前茅。两个分句的递进关系弄颠倒了。六、关联词使用不正确:不同的关联词表达不同的逻辑事理关系,如果用错了就不能正确表达分句间的关系。例句:这部小说内容精彩,但是语言朴实无华,平易近人。转折关系显然不合理。应是并列关系。【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0分钟)一、选出构成方式不同的一项:1、A、风雨B、彩虹C、雷电()2、A、兄弟B、骨肉C、网友()3、A、书本B、马匹C、微笑()4、A、签字B、动员C、搞活()5、A、火车B、飞快C、花朵()6、A、奔跑B、投篮C、写字()7、A、飞翔B、飘扬C、推广()8、A、动荡B、描写C、读书()9、A、摇摆B、胆怯C、头痛()10、A、游击B、粉红C、车辆()二、从词语的感情色彩看都是同一类的是:()A、君子B、和睦C、友好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