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中国的河流(3)★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黄河水系图,了解其发源地、注入的海洋、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和主要地形区;2、记住黄河上、中、下游划分的地点;知道黄河的主要支流汾河、渭河;3、了解黄河在水能、灌溉方面的作用,理解治理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成因及治理措施。★学习重点:目标1、2、3★学法指导:黄河流经的省区记忆口诀:青川甘宁内蒙古,山西陕西和豫鲁。★基础知识:三、滔滔黄河发源地:黄河发源于山脉。流经省区:先后流经青海、四川等个省,最后在省入海。注入海域:黄河最后注入海。长度:全长千米,是我国第二河。流经地形区:青藏高原→高原→高原→平原。2、黄河主要支流:湟水、汾河和渭河,支流汾河在省。3、上、中、下游的划分:源头至内蒙古自治区的(城市)为上游,内蒙古自治区的(城市)至河南的(城市)为中游。上游:水清、落差、水能。中游:流经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下游:流经平原,河床,水流,泥沙大量,使河床平均高出两岸地面4~5米,成为举世闻名的“”。治理:一方面在上、中游地区,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开展工作,控制,减少泥沙下泄;另一方面在下游,加固黄河大堤。治黄的一个关键性工程位于省。★综合提高:1.长江和黄河干流都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是:()A.青海、四川B.青海、西藏C.四川、西藏D.甘肃、四川2.下列省区之间以黄河干流为天然的界限是:()A.陕西和山西B.宁夏和内蒙古C.青海和甘肃D.山东和河北3.下列关于黄河和长江的叙述,正确的是:()A.均自西向东流,中下游地区湖泊众多B.水量均非常丰富,航运业发达C.均发源于青藏高原D.水能资源均非常丰富,在中上游地区修建了许多大型水电站4.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A.开挖河道B.中游治沙C.加固堤坝D.修建水库5.黄河下游流域面积小的原因是:()A.成为地上河,无支流汇入B.近年来气候干旱,降水少C.位于干旱地区D.近年来黄河中上游用水量过大6.小浪底和刘家峡河段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A.河流径流量大B.落差大C.河道弯曲D.河流泥沙含量少1、黄河概况4、黄河各河段的主要特征5、黄河的综合开发和治理7.兼跨黄河中下游的省区是:()A.内蒙古B.陕西C.山西D.河南8.“跳进黄河洗不清”是因为:()A.黄河水量小,常常断流B.黄河水含沙量大,河水混浊C.黄河污染严重,河水黑臭D.黄河水势汹汹,跳进去出不来9.“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地上河)反映了下列哪个地区的情景:()A.黄河上游B.黄河中游C.黄河下游D.黄河全部干流10.“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诗中的“天上”和“海”分别指:()A.唐古拉山、东海B.祁连山、黄海C.巴颜喀拉山、渤海D.横断山、南海11.有关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A.黄河为华北平原的主要塑造者B.河南省地跨黄河上、中游C.黄河为我国第二大河D.治黄的根本在于加固下游河堤、拓宽河道123456789101112.读“黄河部分水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山脉AB。(2)图中数字代号所标注的支流名称是:C河,E河,主要在省;(3)①、②代表上中下游划分的地点:①,②。(4)省区③是民族主要聚居地。④、⑤、⑥中属于地上河是。(5)黄河各段的主要特征是:上游资源丰富,中游多,下游泥沙淤积形成。(6)针对黄河各段的特征,进行治理的措施是:在下游地区,防洪和减淤是治理的主要目标;在上、中游地区,开展大规模的工作,是治黄之本。BE①②③④⑤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