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一)工业革命1.了解概念: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生产的一个飞跃,它既是一次技术革命,又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2.英、法、美国工业革命的比较国家英法美可能性条件政治前提(或其它)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国内资源丰富,国际环境优越,少受战争之苦资本条件殖民掠夺和海外贸易工业资本相对缺乏(高利贷资本发达)劳动力条件圈地运动工业劳动力相对缺乏(小农经济大量存在)大量外国移民涌入,提供了劳动力科技条件工场手工业时期生产技术的积累企业经营分散,新技术、新机器的发明和推广困难大量外国移民涌入,带来了先进技术和生产经验必要性条件市场条件英国成为最大殖民国家,海外市场激增,需求扩大(直接原因)商品市场不很景气市场广阔特点最早发生,最先完成仅次英国,发展受阻发展迅速,条件得天独厚时间18世纪60年代到1840年前后18世纪末19世纪初到19世纪中期18世纪末19世纪初到19世纪中期3.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部门时间发明人主要机器说明棉纺织业1765年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织机”工业革命开始“骡机”水力织布机动力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人类进入蒸用心爱心专心汽时代交通1807年富尔顿汽船始于美国1814年史蒂芬孙蒸汽机车始于英国(二)工业革命的影响(重点掌握)1.积极影响:①(从生产力方面看)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②(从社会结构方面看)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工人运动逐渐兴起。③(从近代化而言)促进了近代城市(化)兴起。④(从国际关系而言)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最终确立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⑤(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猛烈冲击着旧思想和旧制度2.消极影响:1、无产阶级相对日益贫困2、国际格局使东方以属于西方。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条件(1)经济条件: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基本矛盾暴露。(2)阶级条件:工人运动兴起(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3)实践条件:马克思深入工人群众,积极进行建立无产阶级政党活动。(4)理论来源: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2.诞生标志: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3.意义: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指导,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二)第一国际的成立1.历史条件(1)阶级条件:19世纪五六十年代,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2)社会条件: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使社会矛盾更加激化,工人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再度高涨起来。(3)理论条件:马、恩总结各国工人运动经验,进行理论研究,为建立新的国际组织准备了条件。2.记住成立的时间是1864年,地点在伦敦。3.性质: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4.意义:推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一个新阶段。(三)巴黎公社1.背景(1)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惨败,巴黎人民推翻第二帝国主义,建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2)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卖国,并准备解除巴黎人民武装。2.爆发用心爱心专心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起义,成立了巴黎公社。3.革命措施(1)政治建设: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2)经济方面: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具有明显的无产阶级性质)监督铁路运输和军需生产,规定公社职员的最高薪金。4.失败原因(1)客观原因:反动势力强大(2)主观原因:没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没有乘胜追击;末能取得与外省革命者和农民的联系,孤军奋战。(3)根本原因: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未达到铲除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程度。5.意义: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最基本经验)。用心爱心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