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阳东广雅中学高一信息技术(第六课)信息的鉴别与评价教学案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学会鉴别与评价信息.2、学会判断信息的真伪,并迅速、准确地筛选有用的信息.(二)过程与方法:1、体验信息的判断,鉴别,评价的过程,了解一些怎么样判断信息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良好的信息情感和信息的鉴别能力.二、教学重点:1、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2、信息的鉴别与评价方法三、教学难点:1、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2、信息的鉴别与评价方法四、学习方法:学生间进行交流,取长补短,丰富信息的鉴别与判断的经验五、教学过程:让学生阅读下面一篇文章.李明平时喜欢上网。一天他无意进入了一个国外网站。该网站介绍说,如C接受它发过来的带有广告内容的电子邮件,上网就可以免费。李明在网站登记时留下了自己的姓名、地址、电子邮箱等个人资料。没过几天,他收到一封来自国外的航空信件,说他中了23万元现金大奖,只要他立即电汇150元的手续费,两天内就可以将现金送到他手上。李明将信将疑,到银行咨询。银行职员告知他,最近到银行办理这种汇款的人特别多,怀疑这有可能是国际诈骗,目的就是为了骗取这一定数量的手续费。于是,李明报了警,公安局通过跟踪调查,发现所有把钱汇出去的网民,均没有获得相应的大奖。教师活动:(讲解)面对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应当如何对获得的信息的价值进行鉴别和评价呢?我们可以从信息的来源、信息的价值取向和信息的时效性三个方面来进行。1、从信息的来源进行判断针对上述案例,就下列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分组没个组一个问题)(1)李明从哪里获得“中奖”的信息?这个信息源所提供的信息是否真实可靠?为什么?(2)李明到;银行进行咨询,银行所提供的信息是否真实可靠?为什么?(3)“公安局通过跟踪调查,弄清事实真相”这一做法是鉴别信息的方法之一,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4)评价“李明在网站登记时留下了自己的姓名、地址、电子邮箱等个人资料”的行为。(5)列举你或者你身边的人曾经碰过的类似的案例,进行比较和分析。教师活动:总结从信息的来源对其价值进行判断,可考虑以下几种方法:(1)可以通过查看信息来源,判断信息要素是否齐全,运用逻辑推理资料和查阅的方法进行考证和进行深入调查,来判断信息中涉及的事物是否客观存在、构成信息的各个要素是否真实。(2)可以通过把获取的信息与同类信息作相互比较,考察信息来源是否具有权威性,考察其研究方法是否科学,研究此信息是否具有代表性、普遍性。2、从信息的价值取向进行判断教师活动:教师讲解并举例一个人不可能接受所有的信息,他只关心与自己有关的信息,因为这些信息对于他来说才是有价值的。例:天气预报收看、收听天气预报是很多人每天的“必修课”,李明同学的妈妈也不例外。就因为有妈妈对天气预报的关注和添衣的叮嘱,李明今天才不至于在寒冷冬天且气温突降10℃的情况下受冻。天气变化会给很多人、很多行业带来影响,于是人们希望能尽早地依据天气预报所提供的信息作出一些预防措施,或采取一些适当的手段。如预报天气要降温,我们会多穿些衣服,社会福利院会为老人们送去保暖设备,医院会加强感冒门诊的工作,消防部门会提醒人们注意使用煤气、各种取暖设备的安全,百货零售业和饮食业商家会因生意兴旺而兴奋不已,农民会为田地里的庄稼做好保暖措施……学生活动:集体讨论交流:(1)天气预报给我们提供了未来天气的信息,它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描述各种不同角色的人对天气预报的关注程度及所采取的应对措施。(2)你关注天气预报吗?其准确性是否对你的关注程度有所影响?为什么?(3)通过对天气预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这样做有什么好处?3、从信息的时效性进行判断教师活动:(分析讲解)总之分析和判断信息的过程就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这个过程我们可以参照如下几方面来进行:(1)信息是否真实可靠。(2)信息来源是否具有权威性。(3)信息是否可用。(4)信息是否具有时效限制。(5)信息包含哪种情感成分。(6)信息是否具有实用性。课堂练习:每个同学申请一个邮箱,并且跟同学互发邮件,亲自体验一下接受垃圾邮件.同学们交流分析对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