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2、影响①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②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者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回答“学思之窗”思考题:新中国的教育事业有了哪些发展?为什么得到较快发展?①发展:A.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B.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者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②原因:制定并全面贯彻了正确的教育方针二、新中国教育的浩劫1、原因:文化大革命对教育的破坏2、表现△文化大革命对教育的破坏,可以称之为是一场浩劫,其表现包括(D)①学校一度停课,教育战线一片混乱②高考制度被废止,上大学不用考试,大学教育水平下降③整个民族文化素质大大下降④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三、新中国教育的复兴1、背景:文革结束,教育战线全面拨乱反正恢复高考制度,倡导尊师重教优先发展教育,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提出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加快教育改革步伐启动“希望工程工程”,加大西部地区教育发展力度△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三个面向”是指面向(B)①现代化②世界③未来④大众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20世纪80年代,在邓小平教育要“三个面向”方针的指导下,教育改革的步伐加快,其表现不包括(A)A.大力普及12年义务教育,制定了《义务教育法》B.对中等教育实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C.改革高校招生与分配制度,扩大学校办学的自主权12、措施措施召开第一次全国会议,决定建立教育教育工作新中国教育的奠基人民制定的教育方针全面发展影响逐步形成的国民教育体系比较完整培养了大批素质的劳动者和德才的建设人才较高兼备新中国教育的浩劫原因:对教育的破坏文化大革命表现新中国教育的复兴背景:措施优先发展教育,实行“”发展战略提出的指导方针,加快教育改革步伐启动“工程”,加大地区教育发展力度学校一度停课,教育战线一片混乱高考制度,推荐、选拔“工农兵学员”上大学被废止整个民族文化素质大大下降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科教兴国三个面向希望西部恢复制度,倡导高考尊师重教文革结束,教育战线全面拨乱反正措施召开第一次全国会议,决定建立教育教育工作新中国教育的奠基人民制定的教育方针全面发展影响逐步形成的国民教育体系比较完整培养了大批素质的劳动者和德才的建设人才较高兼备新中国教育的浩劫原因:对教育的破坏文化大革命表现新中国教育的复兴背景:措施优先发展教育,实行“”发展战略提出的指导方针,加快教育改革步伐启动“工程”,加大地区教育发展力度学校一度停课,教育战线学校一度停课,教育战线一片混乱高考制度,推荐、选拔“工农兵学员”上大学被废止整个民族文化素质整个民族文化素质大大下降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科教兴国三个面向希望西部恢复制度,倡导恢复制度,倡导高考尊师重教文革结束,教育战线全面文革结束,教育战线全面拨乱反正D.在教育投资上,实行国家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的体制△新中国的教育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有何重要启示?①历程:曲折发展②启示: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文革”之前:各类教育初具规模→造就大批建设人才“文革”期间:教育遭受严重破坏→人才断层,损失巨大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教育发展迅速→成就巨大,举世瞩目△本课知识网络21966年1976年1949年1966年1976年194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