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结构的设计制作实践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识目标:熟悉设计一个简单结构应考虑的主要因素;能对一个简单对象进行结构设计。技能目标:确定一个简单对象进行结构设计,并绘制设计图样,做出模型或原型并进行测试;通过实践培养学生动手和合作探究能力及多方案解决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在明确结构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后,通过让学生分组进行一次简单结构的设计制作和试验活动,让学生学习如何进行结构设计,在实践过程中巩固和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方法,加深对思想方法的理解和运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简易结构框架的制作,体验结构设计的乐趣,发现结构的创意所在,培养学生积极思维、勇于创新的精神。二、教学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本小节的内容是前面内容的综合应用。在介绍了结构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后通过简易相片架的设计案例将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如何能让学生体验结构设计的乐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培养学生积极思维、勇于创新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是本节教学的重点。通过让学生经历完整的结构设计制作过程理解和运用所学过的知识是本节教学的策略。教材的实践内容是让学生设计制作相片架、书架、多功能架等,根据多年的教学总结发现:这些设计对于体现结构的受力影响情况不明显,另外由于学生在上学期的学习中已有设计制作经历,学生对这些设计缺乏新鲜感,制作兴趣下降。从09年开始,我们参考了中央电视台的《大师挑战赛》的竞赛内容,引入竞赛和测试机制,让学生分组用一次性木筷子制作一个约35CM高的承重框架作为实践内容,激发学生的竞争心,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制作热情,教学效果良好。2、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在高一上学期的学习中有亲自经历小凳等的构思、设计和制作的过程,具有一定的制作能力和工艺水平,通过一、二节的学习,学生对结构的一些基本知识已经有所了解,对主要因素的分析应该不存在困难。但是对于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和方法进行结构方案的设计,构件连接方式的选择和棉线的捆扎加工方法等会存在一定的困难。三、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积极思维、勇于创新的精神,指导学生学习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鼓励学生多方案解决问题,引导学生理性地比较、权衡和选择方案。四、教学难点:能运用所学知识对一个简单对象进行结构设计,通过合作选择方案并绘制设计图样,做出模型。五、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分组进行一次简单结构的设计制作活动,在实践过程中巩固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方法,加深对思想方法的理解和运用。六、教学过程: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结构设计的目标要求和考虑的主要因素,并布置了绘制结构框架设计图样的课后作业,本节课我们通过分组进行结构设计制作实践活动巩固和运用所学过的知识。1、实践内容:用一次性木筷子制作一个高35CM以上的承重结构框架2、实践目的:通过让学生分组进行一次简单结构的设计制作活动,探究影响结构强度的主要因素,掌握和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积极思维、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学习技术的兴趣,指导学生学习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鼓励学生多方案解决问题。3、实践目标要求:用筷子(100双以内)制作一个约35CM高的承重结构框架。(1)构件间的连接材料只能用棉线和胶水。(2)结构框架要承受25公斤水的加压测试(3)1人以上的真人承重测试。(试验在下一课时进行)一次性木筷子的技术指标:抗压约28.5公斤,抗弯约4.2公斤评分标准:测试占50%(加压及真人试验结果),过程占30%(图纸、分工协作、态度、工艺等),创意及美观占20%。(造型、外观、方法、工艺等)4、实践器材:剪刀、小刀、、钢直尺、木筷子(学生自备)、棉线、胶水等。5、注意事项:(1)注意实践安全,要按正确方法使用工具。(2)爱护公物,节约材料,工具用后要摆放整齐。(3)注意小组的分工协作,采用合理的加工方法、提高制作效率。6、结构受压测试视频片段及受力分析。结构受压出现的主要问题在什么地方?(连接、抗扭等)在实践中要注意保持每根柱的高度一致,重心要正,构件间的连接要牢固,充分利用三角形结构的稳固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