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联盟]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教案【教材分析】《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是人教版历史选修3第六单元“和平与发展”的第2课,在本单元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上承第1课联合国的建立及其作用,联合国作为二次大战后建立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它的建立反映了各国人民要求和平反对战争的强烈愿望,对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本课下启第3课“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主题”。世界各国人民争取和平、反对战争的运动不仅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而且使和平与发展成为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本课教材主要阐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兴起的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包括民间维护世界和平,反对战争的国际组织的建立以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界精英罗素和爱因斯坦在维护和平的斗争中所做的努力。【学情分析】高中学生已经喜欢关注时事政治,日本的核泄漏事件在全世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2011年3月20日本东京涩谷街头爆发了千人反核游行。参加游行的人们一边举着“请立刻停止核”的黄色标牌,一边高声呼喊走过东京最繁华的涩谷街头。这更加让全世界人民认识到:维护世界和平重要性。因此本课内容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但高中学生对事件、史料的分析归纳能力还有待提高。【课程标准】了解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六七十年代美国反战运动等史实,分析战后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高涨的原因、特点和意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高涨的表现、原因、特点和意义。2、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归纳,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组讨论的过程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二)过程与方法1、问题探究: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学习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2、情景再现:引导学生在观赏影像视频,研读阐释史料的过程中,体验历史、感悟历史,从而学会主动学习,体验知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二战后一系列反战和平斗争的讲述和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战争给人类制造的深重灾难和人类对自身共有家园的依赖和共同维系的责任,从而更深层次地体会维护人类和平的重要价值;2、进一步培养热爱和平、关爱人类的正义感和崇高情操,树立忧患意识与和平意识,提高保卫世界和平的自觉性。【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罗素致力于反战和平运动的努力;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反战运动。2、教学难点:人类对战争特别是核战争的认识和反思。【教学和学法】1、教法:创设情景法、分组讨论法、资料研析法等2、学法:问题探究法、比较分析法等【课时安排】一课时1【教学准备】设计学案,视频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从历史视听中感悟历史,设置了情景导入,创设情景导入。教师搜集有关人类战争史上具有震撼力的数据(见案例一)和场景照片(世界大战的惨烈、原子弹爆炸等),使学生充分感受人类战争的灾难,从而引出本课课题。合作探究,学习新课一、战后反战和平运动高涨的表现(三次高潮)采用自主学习法和资料研析法:对参与回答的学生予以掌声鼓励,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1、第一次高潮:20C40-50年代的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和《罗素——爱因斯坦宣言》教师设计两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的知识体系表格,由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和相关史实资料,予以归纳总结,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1)两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附:补充资料(利用PPT展示)资料1:1949年中国代表团参加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的图片和147页“历史纵横”中有关中国代表参加世界和平大会的材料,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对维护世界和平做出的努力。资料2:毕加索为世界和平大会画的“和平鸽”的图画。请学生讲述将鸽子定义为和平的象征的由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学习历史的兴趣,并增强学生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感。资料3: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宣言的摘录和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理事会提出的原则,培养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过渡语]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的召开,使反对侵略战争、渴望世界和平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以罗素和爱因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