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联盟]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高二历史《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教案课程标准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突出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并掌握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突出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在阅读、分析以及探讨的过程中,加强学生分析归纳与口头表达的能力。【教学过程与方法】1、组织引导学生讲述与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突出成就,有利加强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2、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与阅读材料,分析探讨新中国科技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及历史作用,从而提高综合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并掌握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而分析历史问题的学习方法。3、通过辩论,加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明确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对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能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尊重科学、尊重知识。2、学习老一辈科学家刻苦钻研、自主创新的精神和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崇高品德,树立为报效祖国而奋发学习的志向,进一步增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决心和信心。重点、难点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突出成就,如何认识科技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教法主要采用创设情景、启发式谈话法、组织活动探究和讨论法。学法阅读理解,自主归纳,合作探究、体验交流等。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利用时事热点导入投影播放有关2009年10月底“长沙国防科大研制成功的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的报道。讲授新课利用投影抛出课程标准,引导学生明确本课时要学习和了解的知识点。然后通过情景设计、思考探究等活动逐一了解、分析知识要点。知识归纳:阅读教材、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突出成就。第一步:组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自主学习,并填充学案的表格对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用时约5分钟)第二步由学生代表发言归纳与补充。1第三步教师点评、补充,并利用投影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突出成就以表格形式归纳、展示:(辅以相关的历史视频与图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了解与把握,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领域时间突出成就地位“两弹一星”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中国从此跨入核武器国家行列自行研制的中近程导弹实验成功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中国成为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航天技术1999至2002年“神舟”飞船4次无人飞行试验成功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航天成功中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农业1973年培育出“南优2号”第一个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杂交水稻品种信息1983年“银河-Ⅰ号”生物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积极参与人类基因的研究特别插入: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辩证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与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并形成科学的历史观,在了解归纳了“两弹一星”的具体成就后,师可以利用2011年3月日本核爆炸事件引起的恐慌及环境污染的问题,并结合二战以来的世界形势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引导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自主探究活动:如何看待中国研制核武器的问题?由学生思考、讨论,自由畅谈,师略作点评,主要进行思路引领:战略决策的制定基于特定的历史环境,针对不同的历史背景,党和政府制定了不同的科技发展决策;国家的本质与社会的主要任务决定了国家的外交方针。需明确指出我国研制核武器的目的与立场:我国研制核武器是为了加强国防力量,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可靠的保障,我们和平利用核能,实施不主张、不鼓励、不从事核武器扩散、不帮助别国发展核武器的政策。对比思考,加强认识,也是自然的过渡:总体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突出成就,强调指出它们在世界的地位后,师指引学生回顾近代中国的状况,并共同分析挨打局面形成的主要原因,自然过渡到第二个知识点即:思考探究一: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及所学知识思考新中国科技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第一步:利用投影展示两段有关钱学森在一次接受采访时回忆起走上“两弹元勋”发2展道路历程的谈话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