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美妙的守恒定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历史上对碰撞问题的研究过程(2)知道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碰撞形式(3)知道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4)能正确表达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的特征,会用能量守恒的关系分析弹性与非弹性碰撞现象2、过程与方法经历不同弹性的物体间的碰撞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区分常用方法,培养分析推理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物理学中守恒定律的自然之美,感受不同碰撞的区别,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教学重点】(1)碰撞中的动能(2)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知识点导学】一、惠更斯的发现1666年有人在英国皇家学会表演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众科学家百思不得其解。1668年英国皇家学会正式悬赏征答:两个质量相等的硬质木球并排悬挂,然后把A向左拉开后松手,A回到平衡位置与B碰撞后,A球立即停止运动,而B向右摆去;待B回到平衡位置与A碰撞后,B立即停止运动,而A又向左摆去,………如此往复。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做出比较完整的分析和解释。他发现:两小球在碰撞过程中,除了动量守恒外,还有一个物理量也是守恒的——这个物理量就是动能。请同学们记住这个有趣的实验。二、碰撞中的动能1、实验探究:分析1.2节在气垫导轨上做的两组实验数据,探究碰撞前后系统的动能。发现在两滑块碰后粘在一起的实验中,系统的动能减少了;在两滑块碰后分开的实验中,系统的动能碰撞前后几乎相等。可见在碰撞过程中,系统的动量总是守恒的,而动能可能守恒,也可能不守恒。2、依据碰撞前后动能变化情况对碰撞进行分类:abcdef……AB弹性碰撞:物理学中把动量动能都守恒的碰撞,叫做弹性碰撞。非弹性碰撞:把动能不守恒的碰撞,叫做非弹性碰撞。后来人们弄清楚了非弹性碰撞的实质是在碰撞过程中动能损失了,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了。而弹性碰撞就是在碰撞过程中动能没有损失。真正的弹性碰撞只有在分子、原子及更小的微观粒子之间才会发生。在宏观领域,往往我们把动能损失很小的碰撞也按弹性碰撞来处理,如硬质木球之间、钢球之间等碰撞。完全非弹性碰撞:这是一种特殊的非弹性碰撞,两物体碰后“合”为一体,以共同的速度运动。这种碰撞动能损失最多。三、研究弹性碰撞重点理解模型:质量分别为m1、m2的A、B两钢球置于花水平面上,A球速度为v1,B球速度为v2,设两球发生弹性碰撞,那么碰撞后A、B的速度v1、v2是怎样的呢?分析解决:动能守恒动量守恒联解以上两式得情况讨论:1、若m1m2,则v1′与v1同向2、若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