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学习目标】1、了解科举制度在隋朝产生的背景,掌握科举制度创立的过程及作用2、把握科举制度在唐朝逐渐完善的过程,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3、掌握科举制度对中国以及世界的影响【学习重点】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的过程【学习难点】科举制的作用及其对中外的深远影响【学习方法】1、通过分析科举制的影响,培养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引出结论的能力。2、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科举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是隋唐繁荣的因素之一,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使学生认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知识链接】今天的人们习惯把考上大学称作“登龙门”,也常常把当年本地高考文理科的第一名分别称为“文科状元”、“理科状元”。你知道“登龙门”一词的由来吗?“状元”又是怎么回事呢?【知识梳理】一、科举制的诞生科举制的含义:魏晋以来的官员主要从_____________________中选拔。为了改变这种选拔制度,隋文帝开始用_________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形成标致:隋炀帝正式设_________,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二、科举制的完善唐朝的科举考试主要科目有:_________、_________。科举制完善的关键人物①唐太宗:大大扩充国学规模,进士科考中第一名成为___________。②武则天:大力提倡科举,开创_______、_________。③唐玄宗:________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歌谣记忆):科举制度隋朝创,唐朝继承再发扬。【问题探究】科举制度由隋朝创立,唐朝完善,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1300多年,直到清朝末才被废除。请你说说隋唐时期科举制的影响。【反思小结】【精讲点拨】科举制对邻国的影响科举制对朝鲜半岛上的国家有重要影响。682年,新罗就仿照唐朝建立国家,规定以儒家经典为主要课程。788年,新罗又仿唐朝科举,设“读书三品科”,规定由国家按三品统一考试,科目全为儒家经典。同时还派遣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参加科举考试。新罗著名诗人崔致远,就是入唐后考中科举的。唐朝的科举制和学校制度对日本也有影响。日本大化革新后,也仿照唐制,在中央和地方设立大学寮、国学,通过学校教育培养人才并重用从唐朝归来的留学生。【当堂检测】1、隋唐时期,最有利于知识分子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途径是()A.建立军功B.努力耕织C.参加科举考试D.依靠门第出身2、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于哪一位皇帝统治时期()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唐玄宗3、香港影片《武状元苏乞儿讲的是我国最后一位武状元的故事,那么首创武举的是()A.唐太宗B.武则天C.唐高宗D.唐玄宗4、高考作为我国选拔人才的主要形式,到2009年已回复32年了。那么你知道唐朝主要采用什么制度选拔人才吗?()A.世袭制B.九品中正制C.科举制D.八股取士5、明经科考试中的“帖经”类似于今天语文考试中的()。A、选择题B.填空题C.问答题D.作文题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5课“合同为一家”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学习目标】1、了解和掌握吐蕃的社会发展及与唐朝的关系,了解回纥、粟末、南诏的社会2、了解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和发展的,民族友好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这种关系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3、了解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情况,包括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和尚东渡日本、隋唐与新罗的频繁的来往、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学习重点】1、吐番的发展及唐与吐番的友好关系。2、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学习难点】1、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和作用2、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学习方法】1、列表比较唐朝与吐番等民族的交往情况2、采用分类法来了解隋唐时期对外交往的情况,听过阅读,了解交往盛况出现的原因。【知识链接】“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广为传唱的歌曲,生动地反映了我国各民族和睦相处、携手共创美好生活的新局面。这一局面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唐朝是这个历史过程的重要阶段。那么,唐朝的民族政策有什么特点呢?【知识梳理】一、根据课本内容完成下列图表唐朝的民族政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民族吐蕃回纥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