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眉内容1页脚内容高考第一次适应性检测文综历史试题24.《管子·大匡》载:“赋禄以粟,案田而税,二岁而税一,上年什取三,中年什取二,下年什取一,岁饥不税。”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B.赋与税都是以田为征收对象C.承认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D.改革赋税制度发展农工商业25.《隋书·地理志》记载,全国有郡190,县1255,户8907546,口。若按九州划分,则扬州虽只占州数九分之一,但却拥有44郡,312县,932033户,以致扬州一州在全国郡数上占23.16%,在县数上占24.86%,在户数上占10.46%。这表明A.扬州成为政治和商业中心B.南方人口数量已超过北方C.经济重心转移到江浙地区D.扬州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26.明朝一位学者说:“自哲学家朱熹的时代以来,真理已明白地显示于世界。我们不再需要什么著作,要做的只是实践。”这里的“实践”主要是指A.确立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B.遵从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C.改革科举取士的内容和形式D.维护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统治27.《中英天津条约》规定英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往来,但一直到60年代外国轮船才得以进入长江航线。外国轮船未能按时进入主要是由于A.轮船招商局的创办B.太平天国战事的影响C.地方官员的极力阻挠D.清政府固守闭关锁国政策28.黄仁宇说:“过去曾有不少读史者,以光绪帝不能毅然下决心清算慈禧太后为憾。殊不知皇帝之存在,并非因籍之以富国强兵,而是君临天下,作忠臣孝子的表率。要是他放弃了传统的使命,也等于否定了本身所扮演的角色。”他认为,制约光绪没能“清算”慈禧太后的主要原因是A.君主制度B.清朝祖制C.宗法制度D.性格怯懦29.在武汉卫戍总司令部召开的作战会议上,第54军郭汝瑰参谋长说:“武汉作战应置主力于外围,首先要利用幕旱山脉和大别山脉的有利地形与敌作战,寻机予敌以沉重打击,当敌军接近武汉核心时,我长江南北的部队应适时自行撤退,凭借武汉周边的崇山峻岭之屏障,继续与敌人周旋。如此,武汉作战则可以持久,整个抗战也会因我有生力量之保全而得以持久。”其保卫武汉的战略构思是页眉内容2页脚内容A.开展回避敌主力的游击战术B.阻止日军对华北地区的进攻C.实施以武汉为中心的阵地战D.坚持以空间换时间的持久战30.1979年1月30日,邓小平访问美国期间在向参、众两院议员解释中国政府对台湾的方针时说:“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这反映出A.中国政府对台湾政策的重大变化B.“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基本成型C.国共第三次合作的条件渐趋成熟D.中美两国间的最大障碍已解决31.克利斯提尼废除传统的4个血缘部落而代之以10个新的地区部落,按新部落体制进行选举。实际上这些新部落就是城邦的选举区,仅袭用部落之名而已。由于雅典政坛上早有平原、山地、海岸三派之分,这个办法巧妙地利用了原来血缘部落也分三个“三一区”的传统,只是旧“三一区”是按胞族划分,现在则按地区户籍组成,而且兼容平原、山地、海岸三部分。这一做法A.有利于减轻平民疾苦、缓和社会矛盾B.基本铲除了旧的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C.兼顾了平原、山地、海岸三派的利益D.为工商业奴隶主开始掌权准备了条件32.有学者认为“尽管大西洋把英、美、法三国永远地分隔开了,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的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的相同点是A.君主立宪制和民主社会的构建B.资产阶级和君主专制的斗争C.民主代议制和共和政体的建立D.“权利”的诉求和“人权”的伸张33.“强烈不满社会现状,积极追寻理想世界和强调主观灵感,崇尚自由创作。在作品中描写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遥远的东方、飘渺的梦境”的文学流派是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34.阅读下表,表中各大国钢铁产量在不同阶段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表11910~1938年各大国的钢铁产量(单位:百万吨)1910年1913年1920年1930年1938年美国26.531.842.341.328.8英国6.57.79.27.410.5德国13.617.67.611.323.2法国3.44.6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