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1991年底,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结束,之后,世界政治格局暂时形成“一超多强”局面,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还没有定型。当今世界,随着西欧、日本和中国的崛起,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难点分析:课本有“两极格局解体后,暂时形成‘一超多强’局面,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还没有定型”的语言表述,所以很多学生认为多极化趋势开始于两极格局的结束,而忽视了这一趋势的发展过程。1、梳理二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历程:(1)美苏两极格局形成:二战后,美苏由战时同盟关系演变为对抗关系,1949年北约成立和1955年华约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对峙局面正式形成。(2)出现多极化趋势: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洲共同体成立,对外奉行独立自主的政策;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第三世界崛起。国际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多极化的趋势。(3)两极格局解体: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最终解体。(4)两极格局解体后,暂时形成“一超多强”局面,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还没有定型: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洲联盟成立和欧元正式启用,使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日本加快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步伐;俄罗斯在总统普京的带领下开始走出低谷;中国改革开放,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空前提高。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说明:冷战结束,两极格局解体后,早在70年代已开始的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日益加强。科索沃战争等历史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种变化,表明由某一大国为所欲为、主宰世界建立单极霸权的企图已难以得逞了。2、多极化趋势的加强(1)根本原因: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2)表现:①美国: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以“民主”和“人权”为旗帜,试图实现“美国领导世界”的意愿。发动科索沃、阿富汗、伊拉克战争,试图建立“单级世界”。②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1993年欧盟成立,是一个区域性的经济政治组织;1999年1月,欧洲单一货币欧元正式启用,2002年,进入流通领域,成为欧元区单一的流通货币。欧盟的综合实力大大加强,对国际事务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③日本:加快谋求政治大国的步伐,形成美、日、欧三足鼎立局面。日本在政治上对美国的离心倾向也不断加强,军事力量的膨胀,引起亚洲各国对日本未来走向的担忧和疑虑。④俄罗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困难重重。2000年,普京出任总统,通过一系列务实政策使俄罗斯很快走出低谷。俄罗斯是一个军事和科技文化大国,自然资源丰富,教育与科技基础雄厚,人口素质较高,加上经济复苏,仍是对美国全球支配地位构成挑战的国家。⑤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不断增长,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已成为政治大国1997年东南亚爆发金融危机,中国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为制止亚洲金融危机的进一步恶化做出了贡献。(3)影响:①目前,国际政治格局中存在美国、日本、欧盟、中国、俄罗斯等几个力量中心,暂时形成“一超多强”局面。②它们相互竞争、相互制约,使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受到更多的约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③世界政治格局正向多极化发展,多极化格局的最终形成将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4)认识①多极化是当今世界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其发展不会一帆风顺。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曲折的、长期的过程。②国际政治格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各国综合国力的消长及力量对比的变化,谁在综合国力的较量中取得胜利,谁就能成为多极中的一极。③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处理国际关系的根本出发点。④推行强权政治、力图独霸世界,是美国对外政策的一贯目标和终极目的。突破难点、链接中考:1.“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是指()A.美国独霸世界的单极格局B.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C.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D.“一超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