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西门豹敢于与迷信作斗争、善于与迷信作斗争的勇气和智慧。2.了解西门豹治邺的过程,画情节曲线或编写提纲。3.体会课文详略的安排。4.练习独立识字,认字10个,写字11个。5.理解“荒芜、官神、眼睁睁、提心吊胆、磕头、求饶、灌溉”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教学重、难点:1.了解西门豹是怎样为民除害、破除迷信的。2.西门豹破除“为河伯娶媳妇”这一迷信的办法妙在哪里。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荒芜、官神、眼睁睁、提心吊胆、磕头、求饶、灌溉”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练习独立识字,认字10个,写字11个。3.了解西门豹治邺的过程,画情节曲线。教学过程:一、设置悬念,揭示课题:师:同学们,距今2000多年的战国时期,有一位地方官名叫西门豹(板书,并注意“豹”字的写法),西门豹,姓“西门”是个复姓,名“豹”,是战国时期魏国人。他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曾立下赫赫战功,同时,他又是一个无神论者。在他为官期间,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虽然他官职很小,却一直被人称颂。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让我们通过课文学习来寻找答案吧!二、初读课文,感知引疑1.请同学们自由课文,读完后仔细思考:课文讲了怎样的一件事?并画出课文的情节曲线。2.交流。(课文讲述了西门豹初到邺地,发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通过调查,了解到那里的豪绅和巫婆勾结在一起为害百姓,便设计破除迷信,大力兴修水利,使邺地繁荣起来的故事。)三、合作探究,研读课文第一部分西门豹初到邺这个地方,看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究竟是什么原因呢?面对这样的景象,他立即展开调查。1、小声读1-9自然段(1)画一画:西门豹几次问话的内容。(2)读一读:老大爷是怎样回答的。2、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为:(1)巫婆官绅给河伯娶媳妇(2)年年闹旱灾四、课堂小结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西门豹敢于与迷信作斗争、善于与迷信作斗争的勇气和智慧。2.继续了解西门豹治邺的过程,体会课文详略的安排。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整体感悟1.上节课我们已学习了本文的第一部分(1-9自然段),西门豹通过调查,了解到哪些情况?用自己的话总结概括一下。(天灾人祸)2.指名学生回答。二、研读课文第二部分师:西门豹已经知道了原因,但是他却故意说——(生读:“这样说来,河伯还真灵啊。下一回他娶媳妇,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西门豹到底有何打算呢?那么他此行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1.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重点语句,看一看西门豹是如何设计破除迷信的?你认为西门豹破除迷信的方法巧妙吗?妙在哪里?2.小组讨论、交流。3.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适当引导,重点研读四个重点句,品析词句,边读边体会西门豹的将计就计。A、他回过头来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巫婆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另外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说完,他叫卫士抱起巫婆,把她投进了漳河。巧妙之一:安排周密。西门豹先是以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为由,救出了新娘,同时又派巫婆去跟河伯“说一声”,这样做既保护了新娘,又惩办了巫婆。B、等了一会儿,西门豹对官绅的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说完,又叫卫士把那个人投进漳河。巧妙之二:不动声色。西门豹假装客气,“麻烦”那些恶人去跟河伯“说一声”,在不动声色中坚决地将他们扔进漳河。C、西门豹回过头来看着他们说:“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说完又叫卫士把他们扔下漳河去。这些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巧妙之三:假戏真做。西门豹自始至终严肃认真地演好“送送新娘”这场戏。西门豹很客气地“请”官绅们去催巫婆和官绅头子回来时,官绅们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磕头求饶”。西门豹等了很长时间才让他们回去,目的是要吓唬那些官绅们,警告他们不许再为非作歹。D、西门豹说:“好吧,再等一会儿。”过了一会儿,他才说:“起来吧。看样子是河伯把他们留下了。你们都回去吧。”老百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