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知识框架第一单元│知识框架考纲要求第一单元│考纲要求1.集合(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①了解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②能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①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②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3)集合的基本运算①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第一单元│考纲要求集与交集.②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③能使用韦恩(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2.常用逻辑用语(1)命题及其关系①理解命题的概念.②了解“若p,则q”形式的命题及其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会分析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③理解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第一单元│考纲要求(2)简单的逻辑联结词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3)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①理解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意义.②能正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命题趋势第一单元│命题趋势本单元内容属于工具性知识,近两年新课标省份高考对本部分内容都有考查,考查题型都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分值在5~10分左右,难度以容易题和中档题为主,有时也出现难度较大的信息迁移题.另外对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的考查形式如下:1.高考对集合的考查有两种形式:直接考查集合间的包含关系与交、并、补基本运算;以集合为工具考查集合语言和集合思想在方程、不等式等内容中的运用.2.高考对常用逻辑用语有两种形式:直接考查涉及命题及其关系,逻辑联结词,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断,全称命题、特第一单元│命题趋势称命题的否定等内容;以常用逻辑用语为工具考查逻辑推理能力.预测2012年高考仍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要考查题型,难度以容易题为主,以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为考查对象,以代数、三角、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等知识为依托,重点考查集合的运算,全称命题、特称命题的否定,判断特称命题、全称命题的真假,确定充分(或必要)条件等内容.第一单元│使用建议1.编写意图高考对集合和常用逻辑用语的要求不高,集合主要是一种基本语言和数学表达的工具,常用逻辑用语主要是数学学习和思维的工具.编写中注意到以下几个问题:(1)考虑到该部分在高考试题中的考查特点和难度,加强了对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讲解和练习题的力度,控制了选题的难度;(2)近几年高考看来,涉及该部分内容的信息迁移题是高考的一个热点话题,因此适当加入了类似的题目;(3)考虑到该部分内容是第一轮初始阶段复习的知识,因此在选题时尽量避免选用综合性强,思维难度大的题目.第一单元│使用建议2.教学指导高考对该部分内容的要求不高,教师在引导学生复习该部分时,切忌对各层次知识点随意拔高,习题一味求深、求广、求难.教学时,注意到如下几个问题:(1)集合主要是强调其工具性和应用性,解集合问题时,要引导充分利用Venn[]图或数轴的直观性来帮助解题.(2)对“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只要求做一般性了解,重点关注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充要条件.(3)对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只要求通过数学实例加以了解,帮助学生正确地表述相关的数学内容.(4)对于量词,重在理解它们的含义,不要追求它们的形式化定义,在复习中,应通过对具体实例的探究,加强学生对于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的理解.第一单元│使用建议(5)常用逻辑用语理论性强,重在注意引导学生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问题的能力,在使用常用逻辑用语的过程中,体会运用常用逻辑用语表述数学内容的准确性、简洁性,避免对逻辑用语的机械记忆和抽象解释.3.课时安排本单元共3讲及一个单元能力训练卷,每讲建议1课时完成,单元能力训练卷建议1课时完成,大约共需4课时.第1讲│集合及其运算第第11讲集合及其运算讲集合及其运算知识梳理第1讲│知识梳理元素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1)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______,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______(简称为集).(2)集合中的元素有三个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集合中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分为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