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行进间运球》教学设计任雨院一、指导思想:坚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在教学过程中,遵循“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和谐发展”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体验、师生交流等教学组织过程有效的将感知、思维、实践活动和能力提高与篮球运动相结合,提高学生对篮球的爱好,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二、教材分析:篮球是广大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之一。在篮球运动中,行进间运球是最基础的技术之一,掌握并在实践中合理地运用运球技术是摆脱对方进行有效进攻的基本要求。篮球运动不但可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提高个人机体机能,还能调节情绪自我放松,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互助、意志力及吃苦耐劳等优良品质。三、学情分析:本次授课的对象是初二的学生,他们对篮球的运球技术有一定基础,但对篮球运动的知识较为模糊,尚未现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篮球技能水平发展的高峰期,由于学生天性好动、乐学、求知欲强,只喜欢投篮打比赛,忽视了运球基本技术的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先应从体验运动乐趣和感受成功喜悦为基本出发点,在单元教学的第1次课中,选择了学生普遍喜爱又容易掌握的篮球行进间运球作为教学内容,并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一些新颖、有效的练习手段,在教师的引导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运球技能与体能的和谐发展。四、教学程序:五、场地布置篮球场地2块、篮球41个、矿泉水瓶21个、钓鱼岛道具1个、音响1个、小红旗40面,呼啦圈4个。六、安全措施教师要强调安全练习,教育学生学会控制跑动的速度和方向,防止冲撞;教师要注意观察场上的变化,如有发现危险的地方要及时调整,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篮球《行进间运球》教案对象:初二人数:40单元课时1授课老师:任雨院内容行进间运球重点运球时手按拍球的部位难点上下肢协调配合、对球的控制能力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初步了解行进间运球的技术动作要领,激发学生对篮球学习的兴趣。2、技能目标:让学生初步掌握行进间运球的技术动作。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在篮球活动中感受到运动的乐趣,增强互相协作的人际关系,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保家卫国的精神。部分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组织形式与要求时间开始部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人数。(图1)2、师生问好。1.听取体育委员汇报。2.向学生问好.1.课前2分钟整队。2.向老师问好。★★★★★★★★★★★★★★★★★★2篮球操运捅球“一心二用”运球游戏:保卫钓鱼岛放松、总结行进间高、低运球喊数组团、原地高低运球图3图5分3、教师宣布本课教学内容。4、安排见习生。3.宣布本课教学内容。4.检查服装安并排见习生。3.认真听老师宣布本课教学内容和要求。4.见习生请假。★★★★★★▲(图1)要求:四列横队集合,认真听讲做到静、齐、快。准备部分一、球操1.踏步2.伸展3.体转4.腹背5.全身二、喊数组团二、原地运球(高、低运球)6.讲解喊数抱团游戏规则并组织学生练习。7.带学生篮球操、球性练习、原地做高、低运球练习。8.在练习中提示原地高、低运球动作要领。1、跟老师做热身练习。准备活动练习队形要求:积极练习、体会要领,动作舒展、注意跑动安全。10基本部分一、行进间高、低运球(图3)行进间运球的动作要领:行进间高运球时,手腕后屈按拍球的后上,同时后脚蹬地使球前进,球的落点在同侧脚的前侧方,速度越快越靠前,手臂的动作与原地运球相同,球的反弹高度在腰和肩膀之间。行进间低运球时,手拍按球的部位在球的后上方或后侧方,球反弹高度在膝关节以下。1、提问“为什么要学习运球”;讲解行进间运球的动作要领,并示范。2、练习过程中提问本课的重、难点及动作要领。3、找学生展示并强调动作要领。1、积极思考,认真听、看老师讲解动作要领。2、注意听老师提示做行进高、低运球。3、跟老师做按拍球练习。要求:积极练习、体会运球动作要领。5图6图4图5基本部分二、“一心二用”(图4)目的:发展学生上下肢运球的协调性,克服运球时低头看球的不好习惯。方法:每人一球,两个人一组,前后站立如图4,开始后,一位同学向前运球至前方把矿泉水瓶推到(速度快慢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