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自学中品尝成功的快乐盛康镇中心学校鲍光成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见新课程非常注重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也都明白“赠人一鱼不如授人一渔”的道理,但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却自觉不自觉地对学生不放心,放不开手脚,有的甚至包办代替。语文教师活的累,学生一点都不领情。因为新课标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都必须以学生自学能力为前提和基础,语文教学的鼻祖叶圣陶老先生也曾谆谆教诲我们,语文课文只是一个例子,“教是为了不教”。可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笔者根据自己多年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现将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方法总结出来,以期大家斧正。一、朗读疏通。就是让学生预习时使用工具书给生字新词注音、解释,阅读注释,推测词议,基本疏通文义。根据不同的文体,让学生采取不同朗读方法进行反复朗读,如对诗词和文辞优美的散文,可让学生划分音节,分出轻重缓急,高低快慢,抑扬顿挫,然后进行朗读训练。对抒情性极强的课文,可进行有表情的朗读,对故事性较强的童话,小说等可分角色朗读,也可尝试让学生对文中人物作模拟表演朗读。通过成功的朗读,加深学生对课文整理感知与理解,同时也让学生在读中品尝自学的乐趣。二、卷点勾画。就是语文教师要求在学习中让学生将读物上那些名言警句,关键词语,精彩的片段,点精之笔等用不同符号作好卷点勾画,并将学生最喜欢的语句摘抄在积累本上,鼓励学生在说话训练和写作训练中有意识的仿写和运用把书本上的知识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技能,让学生感受读写的快乐。三、填空填表。对于那些内容深刻,写法巧妙,文采飞扬,启发性很强的故事,小说或记叙文,教师事先精心设计一套空表,按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递进的原则,从作者、材料、情节、环境、人物、主题到写作技巧,优美词语,读后感悟等绘成表格,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自学填完所有空格,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协作共同来完成。教师只做必要的点拨。让学生品尝自学后成功的快乐。四、复述改写。教学中对于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如小说、散文、游记等让学生口述情节及人物的命运,培养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教师教给学生抓住故事梗概的方法,帮助学生设计复述提纲,如游记可画出行踪路线图,画出复述中必用的能抓住根本的原文词句,让学生复述课文的大致内容及线索脉络,这样可培养学生掌握作者立意布局的方法和表达特点。而对于古诗词及文言故事,可让学生在认真读懂原作的基础上进行对原作改写,改写中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可让学生虚构一些不违背原作的细节性想象,也可赋予对作品个性化阅读理解后的加工改造,这样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和写作能力就会得到很好的提升,同时在改写中也培养了学生发现美、感悟美、鉴赏美的能力。五、评论讨论。对那些含义丰富深刻,教育层面宽泛,学生阅读后易产生多种个性化阅读效果的课文,教师不要拘泥于已有的结论和解读,放开课堂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对作品中的人、事、物或议论文中的某个观点进行评论,畅谈个人阅读后的感受,让学生各抒已见。发表见解和主张也可以由教师在广泛征集学生疑难问题基础上,精心设计出一套训练题目或讨论题目,组织学生分小组开展讨论教师要给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市场,鼓励每个学生大胆发言。学生讨论或评论时教师教给学生表达自己意见的方法及语言组合的方法。可采用先旗帜鲜明的亮观点,再用充分的理由和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成立,最后再回到论点得出结论。以上这些培养学生自学语文的方法,诸如学生自制单测题的方法,自办手抄报的方法,自编个人作文集的方法,都可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只是挂一漏万,但只要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坚持不断地有针对性的引导和强化,学生的良好自学习惯一定会形成,语文学习的方法将更科学得法,语文学习的能力将会大大提高只要长期坚持自学方法指导,随之而来的是语文教师的负担必定会大大减轻,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