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点亮留守儿童的心灵庄浪县盘安小学李巧莉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进一步推进,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越来越多,尤其在乡村学校中,有五分之四的学生父母在外打工,农村留守儿童成为了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心牵动着教育的心,他们的情牵动着老师的心。一、留守儿童所出现的问题由于长期缺乏亲情的关爱、缺乏与父母沟通交流的机会,缺乏父母的有效教育和管理,所以他们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他们的健康成长已经成为当前社会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其他监护人替代不了父母应该要履行的完整的监护职责,所以留守孩子在遇到成功、失败、进步、忧郁、悲愤、孤寂等不同的情形时,没有自己信赖的长辈可以倾诉和指导,往往只能自己处理。尤其当他们遭遇挫折时,他们不愿意与监护人交流,在心理、性格上很容易走上极端,多出现以下方面的问题:(1)自卑封闭、自暴自弃、缺乏自信,上进心不强。不愿意与人交流、性格内向,不开朗。(2)自尊心过强内心较敏感对老师亲友等的管教和批评容易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总感觉有人在欺负他,斤斤计较,不合群。(3)对父母产生怨恨情绪,认为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对他们关心不够,对父母的外出不理解,父母回家了甚至故意疏远他们。二、实施多项举措,让爱渗入留守儿童的心田针对留守儿童的现状和所出现的问题,我作为留守儿童的班主任,有义务做好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他们的学生成绩,给予他们生活上的帮助和关爱,结合本人工作实际,具体谈谈我的做法:(一)、建立充满爱的班级,给留守儿童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1、带着爱走近他们,让爱感化他们。“爱”是老师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只有爱才能教育孩子。我们要善于接近他们,和他们进行密切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要象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他们,了解他们,真诚地与他们交往,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给他们更多的爱。用爱去浇灌他们的心灵,用爱塑造他们的心灵。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氛围,与学生融为一体,使留守儿童对老师有信赖感,既把老师当作老师,又当作朋友.如我班有个单亲家庭的孩子的,缺少父母的关爱。因为他从小就受别人欺负,被别人看不起,渐渐地形成了他仇视别人,仇视社会的心态,经常和学生打架,破坏公物每天郁郁寡欢,学习没劲头,成绩非常差。我看在眼里,急在心理,于是我就下尽决心带着爱走近这个孩子,利用他篮球打得比较好的闪光点,在全班学生面前进行了表扬,让他初步建立起自信,接着我就开始跟他谈心,走进这位学生的内心深处,了解他的过去,分析现状,在生活上帮组他,在学习上进行辅导,并帮他制定近期学习计划和奋斗目标,还让班委会成员接近他的学习、让他们一起前进,在生活上帮助他,让他逐渐地热爱生活。一步步地接近,一步步地帮助,一步步的关爱,这位学生逐渐地走出了以前的阴影,我与班上学生通过将近两年的奋斗,这位学生已成为我们班的文体委员,学习成绩也有了进步,对别人的仇视一步步减少,对别人的感恩逐渐增加。我想:是老师的爱感化了他,是同学的情唤醒了他2、耐心细致地处理出现的问题,让教师成为他们最信任的人。留守儿童的心理是脆弱的,很容易受一些不良的行为的影响,做出违纪的事来。作为学生良师益友,要抱着对学生一生负责的态度积极开展工作,要有足够的耐心,不断地与这类学生进行交流、沟通、疏导,从生活的细节入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我班有一名学生很调皮,俗语说的“大事不犯,小事不断”,几乎每隔两天就犯一次错误,每次我都是耐心地给他讲道理,细心地分析他犯错误的原因.帮助他设想这样下去的结果。另一方面,我采用成人成才教育,列举本班最近进步的学生,出现的好风气,再列举这位学生自己村子里优秀学子,用活生生的事例感染他,用成人成才的例子鼓励他,并且我让班上的一些行为习惯好,爱帮助别人的同学跟他一起学习,一起打扫卫生,一起参加课余生活,他的生活渐渐地变得丰富多彩。他孤独无助的心灵不再空落,他的学校生活不再单调。经过努力,慢慢融化该生不良的心理行为倾向,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并且这位同学有困难的时候能主动寻求学生的帮助,主动找老师谈心,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