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设计说明一、指导思想本课依据“体育健康课程标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课堂中采取精讲多练少教多学,调动每个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个孩子动起来。采取师生互动,生生互助的教学方式,鼓励孩子自主学习,同伴之间互相合作探究,发展孩子自我挑战的能力,并对教学效果进行当堂检测。二、教材分析篮球运动是小学生非常喜爱又易于开展的运动项目,经常从事篮球运动,可以使人体在灵敏、力量、柔韧、协调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本课是篮球单元12课时中的第四课时。初步掌握球类运动中的动作技能是水平三运动技能领域目标的重要内容。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是篮球技术动作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通过教学,不仅促进了儿童身体动作准确性、灵活性、协调性,以及动作能力的发展;而且使学生从游戏中感受到了无限的快乐,从而对小篮球活动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三、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他们普遍存在体质较弱、运动技术较差的现象,但是一般具有模仿力强、好奇心强且精神不易集中的年龄特征,对于相对直观、易模仿的体育课兴趣较高。学生已开始接触篮球并在学习中具有较浓厚的兴趣。本节课的教材内容是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注重“互动效能教学”采用学生的自主参与练习、两人配合以及团队配合。在学习前采用学生自主体验进行课前检测,当预设目标与生成目标有冲突时,以生成目标为准。四、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双手胸前传球的基本动作和练习方法2、使学生身体在灵敏、力量、柔韧、协调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在较正确的动作下8个人4对4、较连贯的传球80次。3、培养学生自我挑战能力和良好的合作意识五、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正确掌握双手胸前传球的手型及动作难点:传接球动作的协调连贯六、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通过教师示范、学生示范等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动作技能。2、任务教学法:通过设定一定的任务让学生完成的形式,提升学生自我挑战的能力,加强练习的兴趣。3、游戏竞赛法:利用游戏的娱乐性、竞争性、规则性强的特点,让学生在思考、领会、比较、体验中掌握动作技术,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产生较强的情绪体验,激发好胜心,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和团队合作性。六、设计思路(一)启动阶段:以“快、静、齐”的标准集合成四列横队后,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提出练习要求,更好的使学生集中注意力,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然后进入热身活动。充分活动手指及上下肢的关节使学生的身体由相对静止状态过渡到相对运动状态,让身体各个器官及机能起到预热作用,防止运动损伤。(二)储备阶段:本阶段是这节课的重要部分:1、自主分组练习,体会探索传接球方法,探究学习,通过自己的体验找到合适的传球方法。2、教师讲解示范双手胸前传接球,纠正错误动作。利用口诀“蹬腿、伸臂、指拨球;迎球缓冲于胸前”便于记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式学习,并思考为什么要学习双手胸前传球,请学生进行示范,纠正练习中的错误动作,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点拨。通过游戏加以巩固。目的是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主动学习,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3、学生交流练习体会,学生展示,教师点评。(三)释放阶段:通过进行双手胸前传接球接力比赛,运球与传球相结合比赛组织形式,发展学生的体能巩固提高本节课所学习的基本技术技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学练兴趣,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四)恢复阶段:学生一臂间隔围成圆形,师生进行呼吸放松整理活动。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放松,让学生的身心尽快恢复到安静状态。最后教师总结,宣布下课。年级:水平三(六年级)执教教师:张家伟课型:(综合)课次:12—4课题篮球教学内容1、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2、游戏:原地传接球接力运球传球接力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双手胸前传球的基本动作和练习方法2)、使学生身体在灵敏、力量、柔韧、协调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在较正确的动作下8个人4对4、较连贯的传球80次。3)、培养学生自我挑战能力和良好的合作意识器材篮球40个,标志旗10个。重点难点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