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的12个生字,正确读写“吊唁”、“挽联”等词语;正确理解成语“囫囵吞枣”“张冠李戴”等的意思,并会造句。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能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学重难点:字词的掌握和理解以及拟小标题的形式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同学们,有一位人以笔为武器,他的笔是“匕首”、是“投枪”,他用笔同敌人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他就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今天,老师带着大家一起走进周晔女士笔下的这篇文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起去看看鲁迅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有哪些疑问?生:交流二、预习检测1.生字的读音及组词:2.生词的读音及正确写法:3.成语解释:失声痛哭:因悲痛过度而哽咽,哭不出声来。囫囵吞枣:把枣子整个吞下去。比喻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张冠李戴:姓张的帽子戴在姓李的头上了。比喻弄错了对象或弄错了事实。饱经风霜:形容经历过很多的艰难困苦。三、简单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周晔,女,1926年5月生,1984年1月去世。浙江绍兴人。鲁迅兄弟三人,二弟周作人,三弟周建人。周晔是周建人和王蕴如的大女儿,所以她称鲁迅为伯父。周晔生于上海,鲁迅逝世时,她才10岁。《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周晔回忆伯父的文章,写于鲁迅逝世九周年(1945年),自建国后一直选入小学语文课本。四、初识课文,整体感知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找出文中最能体现鲁迅高尚品质的一句话?2、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感情3、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文中回忆了关于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试着用小标题加以概括五、布置作业1、抄写课文中描写人物神态和表情的语句。2、从自己抄写的语句中,选择对自己最有启发的仿写几句话。六、板书设计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沉痛悼念谈《水浒传》趣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