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4年谈公众消防意识的培养对策VIP免费

2024年谈公众消防意识的培养对策_第1页
1/5
2024年谈公众消防意识的培养对策_第2页
2/5
谈公众消防意识的培养对策我国的消防工作相较起步较晚,不够完善,火灾发生频繁,全民消防意识不强,为了提高社会防御火灾的能力,保障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政府和社会必须注重公众消防意识的培养。一、公众消防意识存在的问题(一)防火意识差1、金钱为上,忽视消防安全一些业主、老板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以挣钱为第一,不顾消防安全,违反消防规定、违章建筑装修、违章生产,没有必备的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消防责任制度不完善。对员工缺少消防培训,员工消防意识淡薄。现在的建筑火灾原因多是电器管理不善、乱拉电线、违章操作引起的。2、公众消防意识差城市的市外消火栓被填埋、消防车道被堵塞、公共娱乐场所内吸烟情况严重,随地乱扔烟头、居民建筑内疏散通道被圈占,这些现象表明我们对民众消防意识差,安全意识差。有调查显示,对于消防队救火是否收费这个最明显的问题,有将近一半的人错误的认为“收费”或“有时收费”或“不清楚”,特别是农村的老百姓,对此更是一无所知,有时发生火灾,更不敢报警。3、火场意识狭窄、思维混乱火灾现场被困人员不时合理的理智得选择逃生路线和方式,而是惊慌性、群聚性、盲从性逃生。比如火灾中一些人只知道推门、不知道拉门;将墙当门猛敲猛击,跳楼逃生,这些现象屡见不鲜。由于在火场中对群聚体的依赖性,盲目随从他人,个人失去主见和判断力,在危险迫近而陷入极度慌乱中时,乱跑乱窜,导致人因拥挤而亡。4、政府职能部门消防意识淡薄许多地方职能部门认为消防安全是消防部队的事情,与地方政府没有什么关系,不仅仅部关心消防事业,而且遇到需要配合的时候,往往是推三阻四,完全是一种漠视态度。二、公众消防意识的重要性第1页共5页现在很多人在谈论国民素质的提高问题,国民素质关系到民族提高,国家进步,同样,一个地区的公众消防意识,关系到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个人的生命才财产安全,重要性显而易见。一个国家消防事业的进步发展,没有全社会的关注,没有全国人民的齐心协力,单单靠消防部门的努力,将是空谈,所以提高公众消防意识将是消防事业发展的基石。三、提高公众消防意识建议1、加大消防监督管理力度目前我国的消防法律体系还不完善,存在很多“死角”,这也给不法经营者留下空间,虽然现在派出所纳入了监督管理体系,但这并不能形成对全社会的监控管理网,因此,消防监督部门只有加大力度,通过严格管理监督,文明执法,促使民众对消防的了解和熟悉。2、加强公安消防机构强制执行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没有授予公安消防机构强制执行权,这对于依法督促整改火灾隐患,特别是重大火灾隐患极为不利,这是目前困扰消防行政执法的一大难题。公安消防机构在消防执法实践中,对单位做出责令停止使用、停止施工、停产停业行政处罚决定后,有关被处罚单位和个人不能依法履行法定义务,导致消防行政处罚执行不到位。虽然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规定,行政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但执行期为三个月,这一规定完全不符合消防工作的特点,一般来说,需要责令停产停业的场所,几乎都是火灾隐患问题迫在眉睫,随时都有发生火灾的危险。所以,只有增强消防强制执行,一些隐患整改和消防违法行为的查处才能落到实处。这样既有利于解决、消除火灾隐患,有利于增强人们的法律意识。、3、严格执法,加强各级领导责任在洛阳大火之后不久国务院出台的《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便是和洛阳大火的惨痛教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个规定中要求,对发生特大安全事故的,不仅要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还要追究有关领导干部的行政责任,给于行政处分;构成玩忽职守罪的或其他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此规定出台后不久,国务院就公布了xx省发生的三起特第2页共5页大安全事故的处理结果,并对包括省长在内的一批领导干部做出严肃处理,次举在全国引起了相当大的震动。这表明政府决心用更强有力的手段制止安全事故的发生,杜绝那些漠视人民生命安全的现象存在。2004年中百商厦特大火灾,对公安部73号令《消防监督检查规定》的出台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这给所有政府官员也敲响了警钟。政府应做好提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24年谈公众消防意识的培养对策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