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英语有效预习的策略研究根据新课程标准,五级认知策略中第一点即是根据需要进行预习。预习是学生感知新知识、发展思维的重要手段。通过学生先学习,确定课堂教学的起点,抓好课前的预习工作,是课程改革提出的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有效措施。充分发挥课前预习的作用,把课前预习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了培养学生学科能力与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如何运用有效的预习策略,充分发挥预习的价值与作用就尤为重要。一.当前初中生英语预习现状有不少学生预习兴趣低、不重视课前预习的情况。同时,受到传统课程观、教材观教学观的支配和制约,教师在指导英语预习时往往陷入各种误区,导致英语预习效果不佳,预习流于形式,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二.原因分析1.学生方面:学生认为,预习作业,每次都是读书,画出不会的,形式单一,每次又这么做,一点意思都没有。那些词组,因为不认真预习,学生怎么都找不到。自主探究的题目,学生不乐意读资料,认为都那么难,做不来。还有一些学生,不知道如何预习,把预习作业当成一般的作业,依靠教辅资料,迷信标准化的答案,热衷寻求现成的结论,对于读的作业完全忽略。而且,因为教师不检查预习作业,好多学生开始偷工减料,甚至完全不做。2.教师方面:一些教师为了图省事、操作方便,不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分层预习内容,优生、中等生、后进生预习任务一样,而且内容不分重难点,与教材雷同,甚至完全一致,于是导致学生习惯性地认为预习只是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觉得教师还会在课堂细讲,于是忽视预习,敷衍了事。由于没有做好预习准备,对知识点了解不深,在教师课堂精讲时,学生理解吃力,导致学习兴趣的降低,从而影响教学质量3.预习形式单一:教师普遍抱着对学生实用、能使学生多得分就好的思想,无心拓展学生预习方式布置的预习任务通常采用纯读、死记硬背的方式,预习没有新意,不注重多样的形式。这实际是教师的变相灌输,使预习成了课堂的替代品,教师给定学生一个学习内容、一个预习提纲,并把预习内容概括成几个问题或知识点,编写成课前学案,要求学生根据问题或知识点做好预习并记笔记,最后再由教师课堂释疑,更使学生丧失了对预习的兴趣,因而预习收效甚微。4.疏于监督与检查:部分教师热衷于布置预习任务,然而布置多,检查少,缺乏对预习的有效检查措施,而且,因为教师不检查预习作业,好多学生开始偷工减料,甚至完全不做。最终造成师生课堂上合作困难和学生无所适从。长此以往,学生的良好预习习惯很难养成。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学校的课堂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地位有了空前的提升,教师的角色也在悄然变化,预习就显得更为重要。而实践证明,预习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它能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三.有效的应对策略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教师应当从初中生的学习心理和个性特点入手,注重培养他们对英语学科的感情,让他们了解预习的好处,比如利用黑板报或晨读课宣传预习的好处,激发学生的预习动机。其次,教师要及时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并善于发现正面的典型事例,及时表扬,激发学生的预习积极性。最后,通过丰富多彩的预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预习参与欲望。……(举例)2.预习形式多元化不同的预习材料需要不同的预习形式与方法。初中新目标英语教材中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话题引导学生学习和使用英语,每单元有SectionA、Grammar和SectionB、Selfcheck等几个板块作组成,涵盖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与技巧练习1).听说课的预习这个内容需要学生间的合作。学生可阅读目录,发现本单元的目标语及其重要词汇。2).SectionA&SectionB精读课文的预习学生首先应借助音标读准新词汇,对词汇的拼写有一定的认识,还可以利用字典了解某些词汇的词义以及用法。3).GrammarFocus这一部分是对本单元已出现的语言现象进行归纳总结,也是教学中比较枯燥无味的一部分。对这部分的预习,通常都是给定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