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网络环境下,关于语文备课的思考河南省灵宝市阳平镇第一初级中学谷丽琴联系电话:15939896708邮箱:ypyzglq79821@126.com新型网络环境下,关于语文备课的思考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迫切需要开展优质教育资源应用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因此,研究优质教育资源应用,对促进新的课程改革有积极推进作用。学校优质资源的应用又体现在教师的备课中,这需要备课组成员齐心协力,发挥集体智慧,优化教育资源,把网络环境和集体备课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资源共享,从而真正提高集体备课的有效性。关键词:网络环境语文集体备课精细化动态化立体化备课作为教师和教研组的常规工作,对于提高课堂效率、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传统的语文备课,存在着诸多不足。近年来,各校逐步将电子白板、数字图书馆、视频会议平台、博客、同步课堂、微课等引入学校的日常教学体系,使语文备课模式发生极大的改变。现就新型网络环境下,笔者关于语文备课的几点思考,整理如下:一、网络环境下,语文备课走向精细化。一般来说,一线教师的负担过重、工作量太大,缺乏足够的时间精力进行教研,同一备课组(教研组)的教师,整体水平差距不大,年青教师和中老年教师,多是一种“徒弟学师傅”的传统模式,在集体备课时,怕得罪同事的氛围很浓,集体备课往往流于形式,在基础归类、划分重点、突破难点等方面,多数还是照搬各种教学参考资料,在结合年级学生特点、发挥备课组内各教师优势等方面,还是显得有些空谈过多,最终导致以下几种局面:集体备课最终还是演变为个人备课;备课组能力突出一点的教师往往承担了“能者多劳”的角色;其他组员的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还是未能发挥。总之,这样不关痛痒的集体备课,没能发挥应有作用。但是网络环境下,备课的精细化将成为可能:网络环境下,集中多所学校的人力资源,引入以外促内的机制,集思广益,发挥多所学校、同一语文教研组的成员智慧,在网络交互条件下,不管年龄,不管职称,校际语文备课保证了公平的话语权,大家就同一单元、同一备课主题,畅所欲言,真正做到既认识了本单元的知识个性,教学重、难点,又发挥了教师自身的专业特长。与过去的的教师个人备课而言,网络下的校际备课,极大地节省了个人的时间,减轻了教学的负担,真正达成“做少是为了教多”的备课目的。二、网络环境下,语文备课走向动态化。相对于城市中学而言,农村中学因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一般显得规模小,布局分散,教学硬件跟不上,缺乏骨干教师的带动引领,学科教研组的力量相当薄弱。而同城的兄弟学校之间,教研组的力量、人员结构、专业特长、教学理念等不完全相同,因而网络环境下校际备课,必须动态化备课,已成为一种理所当然的选择。在网络环境下的动态化备课,使参与方都能获得更多的即时生成资源。这些资源是在相互的讨论、争辩中产生的,是事先无法预料的,是原来的备课组所没有涉及的,因而对于课堂的参考价值、对于教师个人的备课经验,都是相当重要和宝贵的。在校际备课动态化的过程中,一个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不再只有一个师傅,而是同时拥有几个导师、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小师傅,他可以从大家的发言中,捕捉到更多的教学教研信息,随时根据大家的指导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使自己的备课,不再是从理论到理论,而是拥有了更多的个案研究对象,有了更强的针对性,从而使自己的专业成长也充满动态感,具有更鲜活的生命力。而且,新的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上,突出了“过程与方法”,这对于语文教学的过程化指导,的确具有非凡的意义。在网络环境下的校际语文备课实践中,也在不经意间强调和实践了教师备课的过程化。在老师个人备课的时候,所强化的可能是教学设计中的教学过程,注重的是“怎样上完这节课”,而在校际备课的过程中,注重的是“怎样上好这节课”,尽管一堂好课的标准各教研组不完全统一。各教研组的老师从搜集资料,到确定学习目标、到设计教学过程等,首先是经过了自己的独立运作,然后才交给任务分配后的单节课的备课者,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