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预习内容及预习方法的经验交流府二学区李美美预习是我们今学期研究的”三环节”教学课题的其中一个方面,它是教学的前奏,意义重大。它不仅仅是让学生做好学习的心理准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获得数学知识与学习的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考方法和技能,培养初步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要有效地达到课前预习的目标.教师就不仅要设计出能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体性、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功感的预习作业,而且还有重视方法的指导。下面就我在研究中的一些经验与建议,与大家进行交流和分享。一、预习作业的设计1.预习作业的设计要注重趣味性对于小学生而言.趣味性数学预习作业有助亍学生的求知兴趣得以持续发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数学学习过程成为学生主动的、充满乐趣的学习过程。教师应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具有趣味性和实践性的数学预习作业。例如,在学习小学四年级数学“三角形的认识”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预习作业:“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见到三角形?并想办法做出一个三角形。”经过全班交流,学生们都对三角形的学习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2.预习作业的设计要体现自主性有的教师认为,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主要靠教师的课堂讲解,对于学生的自学效果则没有抱多大的期望,所以布置的数学预习作业形式单一、要求简单;有的教师对预习题目和作业要求设计得不够明确。可操作性不强,如“预习课本第x页至第x页”,还有的教师不顾学生个体差异.布置预习作业实行简单操作、“一刀切”。这样,学生对预习作业往往不知从何下手.许多学生把预习简单理解成看看数学书.预习时走马观花,应付差事,更不用说养成主动预习的习惯了。预习作业是要布置给学生的,所以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索问题、主动获取知识、分析运用知识的机会,尽可能让学生对预习作业进行自我设讯自我解答。例如,在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教学前,我非常具体而细致地布置了如下预习作业.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到做学习主人的快乐。(1)阅读课本第45至50页,把你认为重要的语句用直线画下来,多读几遍,看看是否理解;把不懂的地方画上标记。(2)按课本上的要求,找一找身边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利用平行四边形纸和梯形纸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看看有什么发现,记下来。(3)试着回答课本上提出的问题,会了就标土对号,不会就标上问号。3.预习作业的设计要分层次不可否认,学生之问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而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要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都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在进行预习作业设计时,就不能“—刀切”“绝对化”,而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富有层次的预习作业,让所有学生都能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成就感。例如.在小学数学四年级第二单元“升与毫升”一课的教学前,教师可以设计有关调查的预习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方式去调查生活中升和毫升的应用。学生可以一个人去,也可以几人合作一块儿去,还可以由父母陪伴。当然,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称称物体的重量,查找升和毫升的有关资料。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多完成几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不同层次的预习作业,符合了学生的实际情况,使所有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并从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教师可以设置如下预习作业单。预习主题:升和毫升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预习形式:独立完成、两人合作、多人合作、父母陪伴。预习选择的地点:家庭、超市、供水点。预习结果的呈现:表格完成;实物演示;制作器具;小组汇报。二、预习方法的指导1.任务落实预习法即教师布置预习任务,同学带着明确的预习任务去进行预习。因为同学初学预习时不知从何下手,这时教师设计好预习任务,让同学带着任务去预习,能做到有的放矢,针对性较强。教师先要对自己提出高标准严要求,对相关学习内容要进行了认真研读,提出既有一定的价值,又有吸引力的,能促使同学产生浓厚的学习、探索兴趣的预习任务。教师布置任务时,可以采取表格的形式或者提问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