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企业学院:《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总经理、高层管理》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中层管理学院》46套讲座+6020份资料《国学智慧、易经》46套讲座《人力资源学院》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77套讲座+324份资料《员工管理企业学院》67套讲座+8720份资料《工厂生产管理学院》52套讲座+13920份资料《财务管理学院》53套讲座+17945份资料《销售经理学院》56套讲座+14350份资料《销售人员培训学院》72套讲座+4879份资料第一章大力发展中部物流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般认为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这是对物流或者物流业一个比较窄的理解,如果从“大市场、大流通”的角度来看中部地区物流业的发展,物流业的内容将更加丰富,不仅仅包括上述的内容,还应该包括一个完整的流通市场体系,如商业批发、零售和国际贸易等。1.1物流业对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性(1)推动中部区域经济的发展物流业的发展带动商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的集聚,推动交通运输业、商贸业、金融业、信息业和旅游业等多种产业的发展。一个区域的经济增长与发展取决于区域内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区域要素流动与货物和服务活动产生的外部作用。实施中部崛起发展战略,有利于形成区域经济战略联盟,区域间的服务、货物、劳动、资本、技术知识和信息的交换更加频繁和快捷,对物流的需求加大,促进中部地区物流业的发展,有利于区域内社会资本的形成和积累的增加,进而推动中部地区经济的发展。(2)带动中部区域产业集聚现代物流业已经成为各产业整体价值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产业的集聚已经离不开物流业的集聚。从这个意义上说,物流专业化是社会分工深化的结果,是形成产业集聚的重要前提条件。武汉“8+1”城市圈通过加快城市圈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带动城市圈物流业的发展,进而推进光电子信息、钢材制造及新材料、生物工程及新医药、汽车制造、IT设备、精细化工、轻工食品、农产品加工及盐、磷化工等产业集群化发展;形成黄石、鄂州、黄冈、咸宁市产业带,仙桃、潜江、天门市产业聚集带,孝感产业带等三大产业带。随着长株潭城市群“城际-省级-国际”三级运输网络合理布局以及各种运输方式分工合理、多层次、多方式衔接的一体化现代物流综合运输网络体系的建成,将会极大地推动湘江生态经济带、湘江西岸高新技术产业带、湘江东部制造业产业带和西部丘陵山区零次产业带的快速发展。(3)提升中部区域中小企业竞争优势中部地区中小企业受原来所在地市场封闭的制约和当地政策的保护,企业规模、劳动生产率等普遍低下,缺乏市场竞争力。从中部崛起的战略高度统筹发展物流,形成跨区域联动的物流圈(群),能大力推动中部地区产业的集聚,进而带动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集群的竞争优势在于它拥有非集群企业无法比拟的竞争力,即产业集群之所以能产生、发展,并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关键就在于它具有较强的持续竞争力,产业集群的这种竞争力则来自于其竞争优势;另外,在集群竞争优势的形成过程中,地理集中、灵活专业化、创新环境、合作竞争和路径依赖等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从中部整体规划物流,实施物流流程再造,可以实现中部地区中小企业内部物流一体化和外部物流规模化,大大降低采购运输成本,提高配送效率,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1.2中部地区大力发展物流业的必要性(1)中部物流产业发展是国家物流产业“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关键环节,有利于形成完整的国家物流产业体系无论是狭义的物流业,还是包括商贸流通的大物流业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行业的*性,只有在形成完整的网络之后,物流产业才能发挥行业优势。而中部地区连南贯北,承东启西,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是我国经济和政治的战略腹地和交通中心,初步建成了四通八达的综合交通网络和信息高速公路网络,是我国重要的人流、物流、商流、信息流中心。同时伴随着中部地区加工制造业的发展以及能源原材料基地的建设,中部地区将形成我国继东部沿海地带之后的又一个市场中心。(2)发展中部地区的物流产业是促进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