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近代史模拟练(一)单项选择题1.(2013·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模拟题)19世纪末期,洋货消费已遍及中国社会各阶层。许多农民争服洋布,中产之家及上流社会享用洋货已成时尚,即使在云南交通偏僻之地的商店里也可见到诸如羽纱、法兰绒、钟表、玻璃等洋货,而且其售价也并非贵得惊人。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是鸦片战争带来社会变迁的表现B.反映了国人消费能力的普遍提高C.国人的消费结构与消费内容发生较大变化D.洋货的流行促使小农经济破产答案C解析从时间“19世纪末期”可知A项错误;B项错在“消费能力普遍提高”,应是广大人民更加贫困;D项本身正确,但与材料信息无关;C项符合题意。2.(2013·河北省高中联考题)金冲及教授在其《中国近代历史的几个根本问题》一文中提到,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A.使中国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宣告破产B.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C.促使先进知识分子研究中国前途问题D.促使中国认清所处的国际地位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注意考题的落脚点“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故答案为D项。ABC项都没有准确的反映题干的意思。3.(2013·揭阳市二模卷)19世纪末,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这时各种西方社会学说涌入中国,最能刺激中国人神经的是()A.自由主义学说B.社会进化论C.卢梭的人民主权说D.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末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进化论强调优胜劣汰,这起到警醒国人的作用,故选B项,其余三项在中国成为主流思想的时间不符。4.(2013·诸城市模拟题)“武昌起义以后,一个月之内……十三个省相继宣布独立,并且没有一个地方发生激烈的战争。满清的灭亡,不是革命军以军力打倒的,是清朝自己瓦解的。……我们这个古老的帝国,忽然变为民国了”。(蒋迁《中国近代史》)这一材料()A.否定了武昌起义的重要作用B.说明了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局限性C.揭示了清朝灭亡的内在原因D.描述了全国所有省份独立的概况答案C解析材料中“满清的灭亡,不是革命军以军力打倒的,是清朝自己瓦解的”,从这可以分析材料强调了清朝灭亡的内在原因。故选C项。5.(2013·咸宁市模拟卷)下图是1840~1920年中国棉纺织业消费棉纱情况示意图。对该图相关信息理解准确的是()①19世纪中期传统纺与织结合紧密②土纱遭到了国内外机制纱的排挤③近代工业和传统手工业竞争并存④外国棉纱进口数量呈现逐年上升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解析从图中可知,1894年以前,中国消费的棉纱是土纱,而之后机制纱比例总趋势是增加的,①②③能够体现,而④项并不能体现,虽有机制纱,但并不一定是外国进口棉纱。故选A项。6.(2013·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模拟题)1962年胡适去世,蒋介石题赠挽联:“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挽联不能反映()A.蒋介石对胡适的敬重B.胡适积极追求自由民主,倡导新思想C.胡适对新文化运动做出了贡献D.肯定胡适全盘西化答案D解析从“楷模”“师表”可知ABC项说法均正确。从“旧道德的楷模”可知D项说法错误。故选D项。7.(2013·皖南八校联考)读下面画报封面及其说明这一组漫画指明了()A.三民主义的局限性B.农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C.国共合作存在的隐患D.当时农民运动的革命对象和目标答案D解析注意时间信息1927年,即可排除AB项,此时三民主义已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此时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是北伐,而C项材料中并未体现,选择D项。8.(2013·长春市三模题)金冲及在《毛泽东传》中说到:“中国人从五四运动前后接受马克思主义起,经过二十年的探索,在抗日战争时期,独立自主的立起了‘新民主主义’这面旗帜。”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理论叙述正确的是()A.中国共产党还不是一个政治上成熟的政党B.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反帝反封建的革命C.抗日战争时期两党分歧渐趋消除D.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是公有制答案B解析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