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市2012—2013年小麦高产创建活动技术实施方案为了扎实开展小麦高产创建活动,巩固界首小麦超千斤市成果,根据农业部《关于在全国开展粮食、油料高产创建活动的通知》精神和省、市有关文件要求,结合界首市具体情况,特制定《界首市小麦高产创建技术方案》。一、指导思想:小麦高产创建活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依靠科技、主攻单产,通过提高产量、提升效益、树立典型,充分展示小麦高产创建的技术,发挥典型带动和技术辐射作用,提高我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全市小麦产业的发展。二、目标任务(一)产量指标:示范区小麦亩产600公斤;百亩核心示范片产量指标650公斤/亩;十亩高产攻关田产量指标700公斤/亩。(二)效益指标:示范区较非示范区小麦亩增产60公斤以上,较上年增产5%以上,辐射带动全市小麦均衡增产5%以上。(三)关键技术推广应用指标:1、小麦良种良法配套技术100%。2、深耕、深松、镇压技术应用100%3、小麦科学播种技术应用100%。4、化学调控技术应用100%5、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100%。6、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及专业化统防统治100%。7、小麦适期机械收获100%。(四)专业化服务组织及服务能力、服务面积:每个高产创建示范片都要成立一个农业专业合作社、一个专业化农机服务队和一个专业化的植保专业服务队,为示范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的技术服务和物质支持,服务面积覆盖全示范区。三、实施技术内容及进度安排(一)实施地点及面积界首市万亩示范区建立在沙河南的砖集镇1.2万亩、田营镇1.05万亩和沙河以北的光武镇刘桥1.3万亩、光武镇大卢1.1万亩等。全市总合计建立高产创建示范片10.25万亩。界首市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片基本情况乡镇示范片面积(万亩)砖集姜洼1.2光武大卢1.3田营姜楼1.05光武刘桥1.1芦村程楼1.1陶庙陈平营1.1陶庙赵庄1.05泉阳张楼1.25泉阳王烈桥1.1(二)主推技术1、良种良法配套技术。优良品种具有较好的优良特征特性、丰产性、适应性和抗逆性,只有良种良法配套才能充分发挥其品种增产潜力。在品种布局上,扩大冬性、半冬性品种种植面积。品种可选用淮麦22、周麦22、新麦26、济麦22、洛麦23等,同时根据品种特征特性编制综合配套栽培技术。2、提高整地质量技术。推广机械先耕(或深松)后旋,旋后镇压,加深耕层(逐年加深),一般要在20cm以上(深松30cm以上),做到上无坷垃,下无卧垡,达到精耕细耙,提高土壤蓄水保肥能力,提高土壤肥力;增强吸收养分和支持地上营养生长的功能,减少倒伏。3、科学播种技术。①、适期播种,培育壮苗。“早播旺,晚播弱,适时播种麦苗壮”。播期10月8日至10月20日。②、半精量播种,达到合适群体。推广半精量播种,一般冬前茎蘖群体是后期成穗数的1.5倍为宜,最多不要越过2倍,严格控制播量,降低基本苗数。一般冬性、半冬性品种适期适宜播量为8-12公斤/亩,每迟播一天,增加播量0.25公斤/亩。③、机械播种,做到足墒下种。使用单排耧腿机械条播,播深3-4㎝为宜,播后进行适当镇压;干旱时要造墒播种,确保一播全苗。3、科学施肥技术。在肥料的施用上坚持增施有机肥,N、P、K、微肥配方施用的原则。氮肥适当后移,拔节期追肥,后期叶面喷肥。根据土壤养分结果,示范区小麦施肥方案为:①基肥:施优质土杂肥5000公斤/亩以上,施用商用有机肥50-100kg/亩、三元复合肥(N~P2O5~K2O=25~10~10或=25~12~8)50~70公斤/亩,即亩施纯N12~13公斤,P2O57~8公斤;K2O9~11公斤,硫酸锌1公斤(隔年施用),推广应用商用有机肥、腐殖酸生态肥和有机无机复合肥。②追肥:3月中、下旬适墒普遍追施拔节肥,追尿素7~15公斤/亩。氮肥提倡深施,杜绝撒施。中后期叶面喷施稼福乐、或美洲星、或庄福星等活性生态肥2~4次。提高抗性,防治早衰,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4、化学调控技术。冬前亩茎蘖大于90万、单株超7片叶、或株高大于30㎝的田块,可进行适当化控,可亩用10%的多效唑·甲哌鎓10g,加水30㎏喷雾,控旺转壮,使小麦安全越冬;返青期-起身期,旺苗田块可亩用10%的多效唑·甲哌鎓30g加水45㎏喷雾控旺转壮,确保稳健生长。5、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前期进行土壤药剂处理和种子包衣(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