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在沪培训记之心得体会教师的敬业、精业、乐业海口市龙华小学李开义前文提到,教师的敬业、精业、乐业精神及学生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是成就浦师附小高效课堂的关键。下面就单说说老师这方面的相关情况。关于敬业。郭校长、张副校长、孙主任等人均与我们提过,浦师附小并没有实行打卡上班制度。好奇的我们禁不住问:那老师们的考勤怎么管理?有没有遇到老师迟到、早退甚至旷工的情况?对于我们的第一个问题她们好像感到有点意外,只是淡淡地回答:不会有老师旷工的,偶尔遇到堵车或是突发事件赶不及,老师会及提前汇报并联系其他同事临时顶班。浦师附小很多语、数老师不光要担任两个班级(有的甚至是三个班级,低年级段周课时数必须达到16节,高年级段为14节)的教学任务(语、数周时节数达不到要求的就兼任校本课程的教学),还要担任班主任的工作。班级学生人数虽然不多(潍坊校区的班额一般是三十多人,东城校区基本是四十几人),但规定凡是学生完成的作业,老师都必须批改(习作的草稿本也要做眉批)。在了解到工作量如此之大的情况后,我曾经问过好几位老师诸如“辛不辛苦”的问题,得到的答案都是“还好吧”、“很正常啊”、“习惯了”。郭校长向我们讲了一件事情:某老师因病请假,却强烈要求学校不要撤销她的班主任工作,其理由是该班级她已经带了四年多,孩1子们马上毕业了,恳求学校让她带到最后。可见,上海教师的敬业精神,应该是源于她们“习惯了”的教育大环境吧。这一“习惯了”不正是教师敬畏教育、对自身教育教学行为的规范与自觉、自律吗?关于精业。几天下来,我们前后也参加了好几回听、评课活动,虽然有时候张副校长等人会略显尴尬地解释说“这个班级不太好”、“这老师在学校里能力很一般”、“这是年级组研究课的试教”等,但参加活动的钟校长总会问我:“我们学校有几个老师能上出这样的课?”的确,虽然她们的课堂教学大多质朴得让你觉得并没有太多的新意,但是授课老师明晰的教学思路、严谨的教案设计以及实施教学的能力却无时不在她们的课堂上、评课中得到体现。浦师附小开设的校本课程并不少,有智慧系列、人文教育、研究性学习等方面的。实施这些课程,起始他们也缺乏相应的师资,但课程后来能够很好地开办起来,更多的是老师们自身的学习与钻研,真正是教学相长啊!浦师附小老师们的精业,还来自于早前贾志敏老校长的引领(学校里不少骨干教师是贾老师一手带出来的),得益于上海新教师入行的培训、引领与严格考核(课堂评估不合格即为个人的培训不合格)。关于乐业。昨天上午听课前,我们三人在学校的综合楼里转了一番,正巧遇到教音乐的倪老师正在认真地指导打击乐队的十多个孩子们在排练。今天中午送餐具回食堂,在操场上再次遇到了午休时间带领学生出来休整的倪老师(倪老师长得白白净净,个儿虽然有点纤细,不漂亮,但还是蛮秀气的)。看到孩子们都乖巧、安静地或坐或趴在操场的塑胶道上看书,便和倪老师聊了起来。方知倪老师周二到周五每2天早上都必须带领学校打击乐队的孩子们排练,没有任何补贴,即使是带队参加比赛获得奖项。其实,在浦师附小的校园里,这样的老师比比皆是——学校的作息安排与我们很不一样,上午11:35下第四节课,学生中午都没有离校,用餐之后,12:20开始劳动,接着就是午会、整理个人物品,5分钟的短暂休息后便是午间1:00开始的第五节课了。这就意味着,老师们从早上8:00到校,必须一直忙碌到下午15:30,除了出操、上课、批改、辅导、研训,还得管理孩子的午餐、劳动、午会、午休(配班老师也不例外),中间并没有休息的时间。然而,我们却没有看到忙忙碌碌的老师们脸上有半点倦怠之色。2014年3月27日晚于浦师附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