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实现高效教学课堂我校“借鉴‘中英项目’经验,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制度”结题报告为了切实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破解教育发展中的难题,我校承担了“借鉴‘中英项目’经验,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制度”项目的研究工作。《“借鉴‘中英项目’经验,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制度”》是我校“十二五”期间主攻课题之一,由陈英红、丁丽主持,实验教师30人。虽然经过了一年多的研究,取得了一点小小的成绩,学校项目组全体成员,思想上充分认识到项目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处理好改革与发展的关系;实施策略上要准确把握试点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充分认识所承担的使命和责任,勇于开拓创新,在学校层面探索新模式、新机制、新方法;实施措施善于抓住机遇,关注热点,突破难点,找准突破口,结合新课程改革。经全体研究人员的辛勤劳作和共同努力,本课题研究扎实高效并1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研究计划落实、活动开展到位、预计研究成果基本显现。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借鉴‘中英项目’经验,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制度”》,它是我校在期间深入开展《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广角”教学模式研究》和《小学人教版语文不同文体教学方法的探究》等课题研究和扎实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大环境下研究的。在新课程下的新理念的推进过程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目的和方法都要有进一步的提高,现在课堂教学不单是要求教师传授课本知识给学生,不仅仅是让学生做学业优异的“高才生”,最关键是要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改变以往“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而要努力培养学生发展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所以,人们越来越关注学生在课堂中是否进行高效的学习。1.高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随着研究的深入,大家普遍认为:教学也是科学。也就是说,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于是,人们开始关注在课堂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高效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赫斯特等人对高效教学的研究。他认为教学的目的是发展和扩大概念图式和心理技能,从而引起行为变化。因此,教师应该经常考虑怎样使得教学内容被学生接受,使得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合2理地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可以使得学生学到更深、更多和更广泛的知识。因此,下列三种情况可以称得上是高效教学:学生不仅学到了教师传授的大部分学科知识,而且学到许多其他知识;上课结束很久以后,学生还在继续研究和探讨上课内容;不是强迫学生学习,而是学生渴望学习。美国教授加里鲍里奇基于25年的课堂教学研究,著成《有效教学方法》,采用谈心式的方法描述一些高效教学实例,融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理于教学实践,为世界范围内教学实践的高效改进,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解释和指导。2.国内的高效教学研究也很活跃。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崔允漷教授写的《高效教学:理念与策略》。崔教授对高效教学的内涵、核心思想作了清晰界定,提出高效教学的理念:一是“高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师有“全人”的概念;二是“高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三是“高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四是“高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五是“高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3.新课程改革重点之一,就是要让学生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新型学习方式。建构这样的学习方式对教师教学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课程标准教学建议》要求“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追动刑和创造性……”,要求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要对高效语文课堂进行研究。此外,教育新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余文森教授从专业的角度回答了什么是课堂教育的高效性问题,也为广大教学进行语文课堂高效策略的研究指明了方向。4.在我们对我校《学生课堂学习现状调查问卷》的分析中,我们发现在之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