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谈(理解)中国经济的新常态VIP免费

浅谈(理解)中国经济的新常态_第1页
1/3
浅谈(理解)中国经济的新常态_第2页
2/3
浅谈(理解)中国经济的新常态_第3页
3/3
浅谈(理解)中国经济的新常态近一段时间,关注新闻媒体的同学们可能会高频度地听到这样一个词:新常态。上至全国两会,下至地方两会,各大新闻媒体都在争相报道着共和国的新常态。经济领域在谈论新常态,教育领域在谈论新常态,医疗卫生领域在谈论新常态,一时之间,新常态走进了共和国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人都在以一个新常态的主人和看客审视着新常态,各行各业也在以新姿态迎接新常态。那么,究竟什么是新常态?什么是中国经济的新常态?2015年西北师范大学邀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聂正彦教授为2015年新入研究生做了《理解中国经济的新常态》专题报告,在此,结合自己的一得之见,向大家做一汇报。题目之所以定为《浅谈(理解)中国经济的新常态》,是因为在这里有一点自己的一点不成熟的见解,不当之处还请各位批评指正。一、首先,要理解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必须先回顾一下,明确一下,什么是中国经济的旧常态?简单地说,中国经济的旧常态指的是过去30年中国经济的超高速增长。众所周知,30年前,我国是一个物质生产匮乏的年代,30年前的经济可以称为“短缺经济”,物质生产极其匮乏,在这种奇缺的背景下,我们提出了改革开放,吸引外资,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一系列市场化改革,实现了经济结构及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入世贸组织后又让我国加入参加了国际分工,在国际舞台上释放中国的声音。但是,应该看到,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30年超高速经济增长的负面效应也逐渐显露出来,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具体表现为:1、经济增速下滑的挑战。首先,我们应该明确中国经济增速的下滑是结构性的问题而不是周期性的问题。通常来说,发展的周期性矛盾是正常的,经济发展需要一个合理的震荡期,但结构性的问题则是经济发展必然趋势,而且伴随着2008年经融危机的到来,这种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为什么说这种经济曾增速的下滑是必然趋势呢?简单说,有以下原因①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变了。2008年经融危机后,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的高消费模式改变了,欧美相继提出了再工业化,这压缩了我国的出口型经济的空间和需求,这是经济增速下滑的国际背景。②国内因素的改变。具体来说,首先,国内的发展阶段出现了变化,前一阶段我国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我们用30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国家100多年完成的工业化,现阶段我国进入了工业化的后期阶段,经济发展已经由单纯地依靠数量转向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上。其次,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城镇化已经由量的扩张转变为质的提升。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已逐渐消失。老龄化社会提前到来,严重削弱了我国劳动人口的数量,伴随着2000年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可用的适龄劳动力总量正在呈逐年下降的趋势。2、经济泡沫化带来的挑战。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都存在着泡沫,房地产,金融,投融资,社会保障等,如果任泡沫发展则经济发展必然会像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使经济发展不再可持续,而要打破经济发展的泡沫则经济增速的下滑则须改变现阶段经济发展的不科学之处,需要对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做出调整,所以经济增速的调整是不可避免的,在此,不做赘述。3、增长动力结构的转型带来的挑战。过去30年我国的经济增长是以牺牲环境和廉价劳动力作为经济发展的初始动力,但这种动力结构显然在现代已经变得不可持续。首先环境承载力已经接近甚至突破极限而人口红利伴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已经难以为继,用工成本的上升已难以支撑我国劳动力密集型的经济的持续发展。4、产业结构和区域性结构调整的挑战。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产业结构已经由第一产业占主导变为第二、三产业为主导,同时区域发展也呈现出一定的调整。区域发展不再是东部优先发展,中部次之,西部最后。可以看到伴随着丝绸之路新经济带的提出,国家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一种综合统筹发展的状态,这种发展更加注重区域的统筹协调发展,不存在先后轻重缓急的问题。5、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带来的挑战。30年单纯依赖环境发展经济的模式已经使我国的环境承载力接近极限,资源环境的破坏和有限性已经成为经济发展木桶中的那个短板,严重制约着经济...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浅谈(理解)中国经济的新常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