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案一、教案背景:1、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信息窗3;2、准备多媒体及教学课件;3、准备正方形纸一张及长方形纸条2根。二、教学课题: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信息窗《分数的基本性质》三、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分数的基本性质,实在学习的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商不变的性质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学习的。它是以后学习通分、约分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分数乘除法等知识的必备内容,因此学好本节课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务必要掌握。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在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中发展数感,体验小组合作的重要性。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各种学习活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热爱数学的情感。五、教学重难点:经历探究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掌握并能够正确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六、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法、探究法、发现法、练习法。七、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播放《猴王分饼的故事》录音。学生思考:哪只小猴分得的多呢?学生经过思考,进行猜想。揭示课题:学习了今天这节课的内容,相信你就会清楚的知道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板书课题)。领读课题。(二)初步探索,感受新知。1、根据故事内容,用分数分别表示每只小猴分得的饼数。(板书:1/4、2/8、3/12)2、比较大小:课件展示三个小猴分得的饼“重合了”,引出“所以三只小猴分得的饼是相等的,表示分得的饼的分数也是相等的,所以中间可以用‘=’来连接”。(板书:1/4=2/8=3/12)3、观察这一组分数:分数的什么变了,而什么没变?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变了,而分数的大小没变(板书)”。4、动手折一折,涂一涂。师:我们还能不能再找一组这样的分数呢?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正方形纸,对折,找到它的1/2并涂上颜色。(板书:1/2)师:再对折,打开,现在涂色部分可以用哪个分数来表示呢?(板书:2/4)师:为什么这两个分数相等呢?(引导学生总结出:正方形纸不变,涂色部分不变,所以表示涂色部分的两个分数也应该是相等的)师:继续对折,你还能再找到一个和1/2相等的分数吗?(据学生的回答板书:4/8=8/16)(三)仔细观察,发现规律。1、引导学生发现:观察第二组分数也有什么特点?仔细观察这两组分数,都是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变了,而分数的大小却没变,那么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究竟怎样变,分数的大小才不变呢?2、小组讨论,交流发现:有想法的同学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3、汇报结果:a、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同时乘”、“一个相同的数”。以第一组分数为例,解释第一种发现。b、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除以”。以第二组分数为例,解释第二种发现。c、小结:把我们刚才发现的这两个规律合起来可以怎么说呢?对于我们刚才的发现,你还有要补充的吗?强调因为除数不能为0,分母不能为0,所以这个“相同的数必须0除外”(四)验证规律,得出结论。1、师:刚才我们通过这两组分数发现了这个规律,那它是不是符合所有的分数呢?我们再来验证一下。请同学们自己先想一个分数,并写在练习本上,再根据规律变化出另一个分数,你能想办法验证这两个分数相等吗?有想法的同学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你的方法,看你们的方法一样吗?(提示:可以借助纸条,也可以想其他办法)2、小组代表汇报验证方法:a、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计算商;b、纸条上表示的涂色部分相等;c、商不变的性质;d、小数与分数的互化。3、总结得出结论:通过验证,说明我们发现的这个规律适应于所有的分数,它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具体内容。同桌之间再互相说一说分数的基本性质。4、进一步深化:分数的基本性质有什么需要我们特别注意的吗?着重强调:“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五)巩固练习,拓展延伸。1、练一练:判断对错。2、填一填:课本22页:自主练习第2题。3、写一写课本21页:绿点例题。4、想一想课本22页:自主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