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月光曲》教学案例第2页六上《月光曲》教学案例《月光曲》教学案例一、导入师:关于描写月光的词语你知道几个?生1:月光融融。生2:月光皎洁。生3:月光如水。生4:《静夜思》这首诗中也写到了月光,“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师:知道的真不少,今天咱们要学的这篇文章也和月光有关。请同学们读课题。师板书课题:月光曲师:贝多芬曾经这样说:“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在欣赏《月光曲》之前,你想知道些什么?生1:文章写了他与穷兄妺俩的一件什么事?生2:是什么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生3:贝多芬在这首曲子里要表达自己的什么感受?生4:他的这种感受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产生的?生5:作者是怎样描写的?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认真地读课文,读课文之前我有一第4页师:还有谁愿把自己的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生7:我也有个问题,贝多芬为什么连招呼也不打,就飞奔回客店连夜把刚才弹的曲子记录下来?生8:老师,我知道为什么?师:请讲。生9:这首曲子是他现想出来的。师:这叫即兴创作。生10:对,他即兴创作,害怕忘了,所以才飞奔回客店连夜把刚才弹的曲子记录下来。生11:他为什么能够即兴创作?师:也就是说是什么触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呢?问得太好了,抓住了最关键的问题。你们还有问题吗?没有了我可要提了。我备课的时候读了半天,刚才你们也说了半天,文中写月光曲了吗?月光曲在哪儿?生:在第九自然段。四、体会月光曲的内容师:谁来读一读?其余的同学用波浪线勾出皮鞋匠所联想到的句子。生:⋯⋯师:听了之后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生:我眼前仿佛出现月亮从平静的海面上慢慢地升起来,越第5页升越高。突然,一阵风吹来,波涛汹涌。师趁机板书:海上升明月、月下海啸图师:请同学们再重点练习读一读皮鞋匠所联想到的,体会怎样读才能读出景物的变化。生:我觉得前面两句要读得轻而慢,后面要读得快而急。师:你能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生:⋯⋯师:同学们读这几句话,语气由轻而重,由缓而急,你能想像到乐曲的旋律吗?生:乐曲的旋律也应当由轻而重,由缓而急。师趁机板书:轻柔、舒缓;急促、剧烈师:能由乐曲的旋律想像到贝多芬弹奏时的表情和动作的变化吗?谁来表演表演。生表演,开始动作优雅舒展,面带微笑,后来动作迅速而有力,整个身体都晃动起来。(众笑。)师:演得好。能由此领会到贝多芬赋予乐曲的情感吗?生:老师,我明白了,贝多芬表达的正是自己见到盲姑娘前后的感情。师:真聪明!结合贝多芬见到盲姑娘前后的情感变化再来读第6页一读皮鞋匠所联想到的。女同学读前面两句,男同学读后面一句,看谁读得好?生:⋯⋯师范读。生练习背诵。五、巧设情境,说写训练师:月光曲多美啊!兄妹俩都被贝多芬美妙的琴声(生:陶醉了)连贝多芬走了都不知道,等他们醒来之后,兄妹俩会交谈些什么?前后的同学一起讨论讨论,一会儿给大家表演表演。(生讨论。)表演过程略。六、总结全文师:美妙的音乐会给我们带来无尽的遐思,会给我们带来心灵的冲击,会给我们带来美的熏陶和享受。课余大家多听听音乐,用心领会其中的意境,不断地丰富和提高自己的精神世界。请欣赏《月光曲》(媒体播放。)板书:月光曲海上升明月──轻柔、舒展月下海啸图──急促、剧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