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交换律》教学设计《加法交换律》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并能灵活运用。2、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从现实的问题情景中抽象概括出加法交换律。教学过程一、诱趣激学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老师这里有一个小动画1•动画片《朝三暮四》2•引发思考,感知规律看完这个动画片,你想对同学们说些什么?(如果学生们笑了,就借机问问学生们笑什么?)引导说出:4+3=7(个)3+4=7(个)课件出示问:这两个算式有什么联系?(得数都等于7,都表示猴子一天吃的桃子)。这两个算式之间可以用什么数学符号连接起来呢?(等号)课件演示:4+3=3+4二、自主探究,寻找规律1.解决问题,发现规律谈话:其实这样的数学问题就在我们身边,同学们会骑自行吗?(会),李叔叔也会骑车,他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我们帮忙解决一下。课件出示骑车主题图。问:从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要求什么呢?(上午骑了40千米,下午骑了56千米,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问:一共骑了多少千米?能列式计算解决这个问题吗?(能)请在草稿本上做,老师下去找到需要的答案,板书黑板。40+56=96(千米)56+40=96(千米)问:观察这两个同学的列式,你们发现呢什么?两个算式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我们可以用等号连接起来。课件出示40+56=96(千米)56+40=96(千米)40+56=56+402.举例猜想,概括规律课件出示4+3=3+440+56=56+40观察这两组算式,都是两边计算的结果相等,可以用等号连接,你能再举出几个这样的列子吗?同桌互相交流。全班交流,把学生的汇报结果写在黑板上。同学们真聪明,举了这么多的列子,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请用最简洁的话概括出来。同桌交流。全班交流,总结板书: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问:你能给这个规律起个名字吗?(加法交换律)我把加数换成其他任意的数,交换律还成立吗?老师这里有几组算式课件出示讲解过程①30+20两位数加上两位数,交换加数的位置,和是不变②100+30三位数加上两位数,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也是不变③1000+200四位数加上三位数,交换加数的位置,和还是不变刚才经过同学们的努力,我们发现了不管这两个加数是什么,只要两个加数交换了位置,他们的和不变。我们把这个规律叫做加法交换律。(板书:加法交换律)课件出示加法交换律的内容。3.用喜欢的方式表示规律怎样表示任意两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呢?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吗?请同学们相互讨论,老师下去帮助同学全班交流想法一:甲数+乙数二乙数+甲数想法二:□+0=0+口想法三:a+b=b+a师:同学们各抒己见,用了这么多的方式表示。同学们觉得哪一种最好呢?为什么?(简洁明了。)课件出示:a+b=b+a谈话:咱们知道了加法交换律,并且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请同学们想一想,以前学过的知识中,哪些地方用到过加法交换律(验算加法时)课件演示876+19244.思考题,拓展规律下面这个等式应用了加法交换律吗?课件出示3+4+5=4+3+5在三个数相加里面,我们也可以用加法交换律运用加法交换律,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355+423=423+()258+()=340+()a+268=268+()35+42+65=35+0+()总结:这节课上,同学们个个表现都很棒,积极思考,踊跃回答问题,学习热情不断高涨,数学家们总结的规律,我们也能发现,同学们真棒,想一想我们探索加法交换律的过程,你有什么收获呢?《加法交换律》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初步感受到应用加法运算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2、在探索运算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符号感。3、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点理解加法的运算律。教学难点概括加法的运算律,尝试用字母表示。教学过程一、教师适当引导,进入新知。二、教学加法交换律。1、课件出示:这是同学们课外活动的情况。谁能来解决这个问题?根据学生回答,联系题意讲解,并板书:28+17=45(人),问:还可能怎样想:17+28=45(人)。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