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版)—聚焦于躯体的重复行为障碍VIP免费

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版)—聚焦于躯体的重复行为障碍_第1页
1/10
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版)—聚焦于躯体的重复行为障碍_第2页
2/10
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版)—聚焦于躯体的重复行为障碍_第3页
3/10
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版)—聚焦于躯体的重复行为障碍聚焦于躯体的重复行为障碍可特征性地表现为针对皮肤及其附属器的反复和习惯性动作(例如拔毛、抠皮),通常患者伴有减少或停止相关行为尝试,但通常不成功,且这种行为会导致皮肤后遗症(例如脱发、皮肤损伤、唇部擦伤)。这些行为可以在分散的时间内短暂发作或是以频率更低但持续时间更久的方式发作。该类障碍主要包括拔毛癖和抠皮障碍一、拔毛癖(一)概述拔毛癖(Trichotillomania)是一种致残性精神疾病,其典型症状为反复拔除自己或他人的毛发,常因此导致斑秃或脱发。患者常感到焦虑和痛苦,并干扰其正常的社会功能。拔毛癖通常起病于儿童晚期或成年早期,国外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在大学生中,拔毛癖的终生患病率为0.6%,时点患病率为0.5%〜4%;在普通人群中,拔毛癖会对1%〜3%的人口造成影响。在成人拔毛癖患者中,女性更为多见,与男性的比例约4:1;而在儿童期,男女性发病率基本相当。目前我国的患病率尚缺乏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数据。(二)病理、病因及发病机制1.遗传因素家系研究提示拔毛癖具有家族遗传性,拔毛癖患者一级亲属的终生患病率可达5%。基因敲除的动物模型提示,HoxB8、APAP3及SliTrk5与模拟拔毛行为相关,且SAPAP3罕见基因突变与人类拔毛癖相关,但拔毛癖的致病基因或易感基因尚需深入研究。2.神经生化因素拔毛癖还与中枢神经递质代谢异常及相应受体功能改变有关,包括5-羟色胺、多巴胺、谷氨酸等,女性激素水平改变也可能与拔毛行为相关。3.心理因素心理学对拔毛癖存在如下解释及假说,即是应对环境压力的自我抚慰行为,减轻紧张的习惯行为,模仿父母,对潜意识冲突或糟糕的人际关系的象征性表达,个体对情绪控制的失调,以及童年期创伤性和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三)临床特征与评估1.临床特征(1)拔毛行为可发生于身体任何生长毛发的部位。但是,最常见的部位是头皮、眉毛和眼睑。男性拔毛区域集中于腹部、背部及胡子所在部位,女性则以拔头发居多。也有部分患者可能会泛化到沙发、地毯、毛绒玩具和宠物的毛发。(2)拔毛行为通常具有包括情绪的调节和唤起、减少紧张、增加快感等一系列作用,这些都会加强拔毛行为。但是,在拔毛之后,许多个体也报告了各种负面的情绪,例如失控感或羞耻感。拔毛癖的个体对其拔毛行为的认识程度不同,但也有些患者并未在拔毛过程中出现明显的情绪变化。(3)拔毛行为的严重度和持续性是经常变动的,症状很轻时并不明显引起注意,也无痛苦。症状严重时,可以导致个体斑秃或脱发,部分患者会吸吮/咀嚼甚至吞下拔除的毛发,严重者甚至出现威胁生命的胃肠道症状。当拔毛行为已经影响到外观时,患者会试图通过戴假发、帽子或者借助化妆品等进行掩饰,也会因此回避日常的工作和社交活动。(4)拔毛行为存在三种亚型:早发型:指8岁之前起病的儿童,症状相对较轻,大多会随年龄增加而消失,但仍有一小部分患者的症状可延续至成年期。无意识型:常在沉思或做另外的事情时出现,比如在看电视、阅读、上课或打电话期间,大约有3/4的患者表现为无意识的拔毛行为。有意识型:占据个体的注意力,并且与内心的冲动、紧张、拔毛的念头有关,常借助工具(比如镜子,镊子)完成拔毛行为,大约有1/4的患者表现为有意识的拔毛行为。但在临床患者中,两种模式常共同存在,仅有少于0.01%的患者存在一种拔毛的模式。2.临床评估(1)评估原则对疑似拔毛癖的患者,应进行全面的皮肤评估。拔毛癖评估的目的包括确立诊断,针对拔毛情况的功能分析,以及评估基线时症状的严重程度。评估拔毛的严重程度应包括:拔毛频率、病程、拔毛数量及拔毛部位的个数,且在实际应用中,还应评估拔毛冲动的频率、强度及对其抵抗的程度。评估拔毛的情绪和功能影响则包括拔毛造成的躯体损伤(如毛发缺失程度),对日常生活的干扰程度,以及与拔毛相关的痛苦程度。(2)评估工具马萨诸塞州总医院拔毛量表(TheMassachusettsGeneralHospitalHairpullingScale,MGH-HPS)是目前唯一广泛使用的拔毛癖自评量表,共7个计分条目,评估近1周的拔毛情况,每题均为0〜4分,分数越高表明症状越严重。(四)诊断及鉴别诊断1.诊...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版)—聚焦于躯体的重复行为障碍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