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砂浆防水层二、水泥砂浆防水层施工(一)普通水泥砂浆防水层1、确定水泥砂浆防水层材料防水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不少于300kg,水灰比不宜大于0.55,砂率宜为35%~40%,灰砂比宜为1∶2~1∶2.5,混凝土的坍落度不宜大于50mm。2、水泥砂浆防水层基层施工水泥砂浆铺抹前,基层的混凝土和砌筑砂浆强度不低于设计值的80%;基层表面应坚实、平整、粗糙、洁净,并充分湿润,无积水;基层表面的孔洞、缝隙应用与防水层相同的砂浆填塞抹平。3、灰浆的配合比和拌制:与基层结合的第一层水泥浆是用水泥和水拌和而成,水灰比为0.55~0.60;其他层水泥浆的水灰比为0.37~0.40;水泥砂浆由水泥、砂、水拌和而成,水灰比为0.40~0.50,灰砂比为灰砂比为1.5~2.0。4、防水层施工:在迎水面基层的防水层一般采用“五层抹面法”;背水面基层的防水层一般采用“四层抹面法”。防水层的施工缝需留斜坡阶梯形槎;一般留在地面上,具体要求见图7.15所示。5、防水层的养护:水泥砂浆防水层施工完毕后应立即进行养护,对于地上防水部分应浇水养护,地下潮湿部位不必浇水养护(二)掺外加剂的水泥砂浆防水层施工(1)选择防水剂Ø金属盐类防水剂——防水浆如氯化钙、氯化铝、氯化铁等Ø金属皂类防水剂——避水浆如碱金属化合物、氨水、硬酯酸、水混合皂化。(2)施工Ø抹压法:基层抹水灰比1:0.4的素灰,然后分层抹防水砂浆20mm以上(下层凝固后再抹上层)。Ø扫浆法:基层薄涂防水净浆,然后分层刷防水砂浆,第一层凝固后刷第二层,每层厚10mm,相临两层防水砂浆铺刷方向相互垂直,最后将表面扫出条纹。Ø掺外加剂的水泥砂浆防水层施工后8~12h即应养护,养护至少14d。Ø施工水泥砂浆防水层时,气温不应低于5°C,且基层表面温度应保持在0℃以上。掺氯化物金属盐类防水剂及膨胀剂的防水砂浆,不应在35°C以上或烈日照射下施工。三、卷材防水施工卷材防水层应采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1、确定地下结构卷材防水层的铺贴方式n地下防水工程一般把卷材防水层设在建筑结构的外侧,称为外防水。外防水有外防外贴法和外防内贴法两种施工方法。n地下工程防水层施工一般采用外防水外贴法;只有受施工条件限制而不能用外贴法时才用内贴法施工缝。施工缝施工缝(constructionjoint)指的是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设计要求或施工需要分段浇筑而在先、后浇筑的混凝土之间所形成的接缝。施工缝并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缝”,它只是因后浇筑混凝土超过初凝时间,而与先浇筑的混凝土之间存在一个结合面,该结合面就称之为施工缝。目录定义留设方法处理要求常见问题问题处理编辑本段定义施工缝:因施工组织需要而在各施工单元分区间留设的缝。施工缝并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缝”,它只是因施工缝后浇注混凝土超过初凝时间,而与先浇注的混凝土之间存在一个结合面,该结合面就称之为施工缝。编辑本段留设方法施工缝的位置应设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和便于施工的部位,且应符合下列规定:柱应留水平缝,梁、板、墙应留垂直缝。⑴施工缝应留置在基础的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⑵和楼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施工缝应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mm~30mm处。当板下有梁托时,留置在梁托下部。⑶对于单向板,施工缝应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⑷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中间1/3的范围内。楼梯施工缝⑸墙上的施工缝应留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⑹楼梯上的施工缝应留在楼梯上三步的位置,并垂直于踏步板。⑺水池池壁的施工缝宜留在高出底板表面200mm~500mm的竖壁上。⑻双向受力楼板、大体积混凝土、拱、壳、仓、设备基础、多层刚架及其他复杂结构,施工缝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留设。编辑本段处理要求施工缝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于素混凝土结构,应在施工缝处埋设直径不小于16mm的连接钢筋。连接钢筋埋入深度和露出长度均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5d,间距不大于20cm,使用光圆钢筋时两端应设半圆形标准弯钩,使用带肋钢筋时可不设弯钩。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