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惠民县综合自然区划土地类型是对自然综合个体单元的类型划分,是地表某一地段各种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定组合.本文在惠民县1:50000土地类型图上利用聚类方法进行区域土地类型结构分析,将图上限区这一级土地个体单位合并为最小的自然区划单位一自然小区.惠民县位于山东省北部、黄河下游冲积平原南端,境内全部为坦荡的平原,经纬度117“16‘34“一117“49‘35乍,3706‘28,,一37034‘35啊.在大地构造上,惠民县位于华北断凹济阳凹陷的中部,是在中生地堑式断陷的基础上发育起来的新生代沉积盆地.第四系地层是厚度200一50om的河流冲积物,由于近代黄河在境内频繁摆荡、迁徙、泛滥,形成了坦荡的冲积平原地貌.境内有河滩高地、沙质垄岗、决口扇形地、微斜平地、浅平洼地和背河槽状洼地6种不同的平原微地貌形态.1自然理特征气侯: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侯,年均温12.2℃,年均降水量589.4mm,10℃积温4282.6℃。土壤:发育在第四系全新统冲积湖积相沉积物之上,形成了潮土、风砂土和盐土3个土类,5个亚类,9个土属69个土种,其中潮土是分布面积最广、最主要的土类.地带性植被:暖温带叶阔叶林,原生植被已全部被破坏,代之以人工植被和次生植被。林木植被覆盖率为15.6%,全部是人工林、次生灌从,郁闭度较低。全县共有高等植物40科119属164种,其中木本植物31科46属54种。主要分布于河堤、渠畔、村旁和路旁。从处境条件分析,自然植被的分布规律为:决口扇形地、微斜平地上的砂质土壤分布茅草、沙里旺,盐渍化土壤分布卤蓬棵、灰菜、扫帚菜;河滩高地上分布茅草、芦苇等禾本利厂草类;浅平洼地、背河槽状洼地分布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的深根系植物,如青青菜、吐噜酸、芙子苗、节节草等.土地类型的形成在地带性与非地带性分异规律基础上,受地方性分异规律支配及人类经济活动的明显影响.决定惠民县土地类型划分的主要地域分异因素有:平原微地貌类型、次生植被类型、地下水的埋深和矿化度、土壤的质地和土壤耕层含盐量等.2惠民县土地类型的划分在综合分析惠民土地形成与分异因素的基础上,遵循综合性原则、发生学原则、主导因素原则,以土地个体单位一限区为分类的对象,拟定惠民县土地类型系统分限区科、限区属二个层次,限区科的划分依据是平原微地貌类型,限区属划分的据是组成平原微地貌形态的地形面、地下水的埋深及矿化度、土壤的质地、土体构型、土壤耕层含盐量和次生植被等.对土地类型的命名,分别采用地貌、土壤、植被3要素的联名法或地貌、土壤2要素的联名法.拟定的土地类型系统如下3.1综合自然区划的方法及初步方案在土地类型划分基础上的综合自然区划是以土地类型图上的图斑个体为对象,选择能够反映地域分异规律的几个要素为指标,通过对图斑进行聚类在图_L得到更大的个体对象,即最小的自然区划个体单位一自然小区,得到的自然小区在土地类型结构方面各具有独特特征,在发生上、地带性和非地带性特征方面具有高度统一性.自然小区这一区划个体单位与1959年中国综合自然区划方案的区划单位等级系统中的第5级区划单位自然县(或自然小区)一致.本文拟定的县级综合自然区划方案可与全国的、山东省的综合自然区划相衔接.3惠民县综合自然区划本文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将土地类型图上的图斑合并为土地类型结构区和自然小区.在土地类型划分的过程中发现惠民县土地地域分异具有序列性、微域性的特点,在土地类型研究的成果图上(1:50,000土地类型图)图斑的个体数量大、面积小,若以图上图斑为对象进行聚类数据处理量特别大.所以本文简化了聚类的对象和过程,在1:50000土地类型图上划分出62个10cmx10cm的网格单元(代表实际土地面积2500hmZ)作为聚类运算的对象.选取海拔高度(Ml)、地貌类型(MZ)、土壤质地(M3)、土体构型(M;)和等5个指标对62网格单元进行聚类运算.5个指标中,海拔高度(Ml)是定量数据,本文采用均匀布点法对图上县域边缘土地面积超过或不足2500hm“的网格单元先将各土地类型面积按比例修正(按照相同的比例扩大或缩小),使各类土地类型面积修正值总和为2500hm“,聚类运算时各网格单元具有可比性.通过聚类运算,62个网格单元被组合为13个土地类型结构区(相当于土地分级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