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孩子学数学五上·第55课时身份证号码郑祥旦编著学习内容课本第114~115页例2、例3,第118页练习二十四第2题。学习目标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身份证号码和学号的编码方法,学会用数进行编码,初步培养抽象、概括能力。课文讲解例2,让孩子了解身份证号码中蕴含的一些简单信息和编码的含义,进一步体会数字编码的方法,体会数字编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情境图,乘坐飞机、银行办理存款、取款等时,都需要出示本人的居民身份证。每个公民一出生,就有一个身份证号码。公民身份号码是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由公安机关按照公民身份号码国家标准编制的。让孩子通过观察、比较、猜测等方法来探索身份证号码中蕴含的一些简单信息和编码的含义,初步了解身份证号码中某些数字表示的意思。身份证号码是由18位数字组成:前6位为行政区划代码,第7至14位为出生日期码,第15至17位为顺序码,第18位为校验码。例3,让孩子给学校的每一个学生编一个学号,通过这个实践活动来运用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进行编码,加深对数字编码思想的理解。让孩子思考学号中要体现的内容,比如学生所在的年级、班级、性别等,然后再根据这些内容来设计编码的方法,比如说可以用1表示男生,2表示女生,还可以按年龄的大小给每个班的孩子排一下号,等等。让孩子加深对数字编码的了解,亲身体会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提高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辅导精要例2,看图说图意。左图,乘坐飞机需要出示本人的身份证。右图,在银行,办理存款或取款,有时也需要出示本人的身份证。读一读小精灵聪聪的话:“每个公民一出生,就有一个身份证号码。你知道父母的身份证号码吗?”家长拿出身份证,让孩子粗略了解身份证:①正面印有国徽、证件名称、长城图案、证件的签发机关和有效期限及彩色花纹。证件图案国徽位于左上角(红色实底国徽图案),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的名称字样。背景图案的主要标志物为灰色写意万里长城,配远山的背景。底纹为彩虹扭索花纹,颜色从左至右为浅蓝色至浅粉色再至浅蓝色。②背面印有持证人照片、登记项目、彩色花纹。图案底纹同正面。少数民族地区证件,在使用汉字的基础上,需要同时填写一种少数民族文字。拿出户口簿,让孩子读一读自己的身份证号码,让他知道每个公民一出生,到派出所登记户口,公安机关就给每个人派生一个法定的身份证号码,这是每个人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在很多时候,这个号码就代表我们自己的本人,拿着身份证去办事情常常是记录着身份证上的姓名和号码,所以身份证号码是个人隐私,身份证要妥善保管,以防坏人拿着我们的身份证去做坏事。同时,教育孩子为了学习的需要,上课时老师会要求大家说出自己或父母的身份证号码,我们应该积极提供,但这些号码是全班同学共同的隐私,仅供学习时使用,不得外传。让孩子把全家人的身份证号码抄录到本子上,再读一读自己的号码,想一想从号码中了解到什么信息?大多数孩子会发现身份证中有自己的出生日期。再找出全家人的出生日期,算一算全家人岁数。再读一读全家人号码的前6位号码,有可能号码相同,也有可能号码不相同,让孩子了解相同或不相同的原因,得出这6位号码表示地址码,对于孩子来说,也是自己的出生地。观察后四位号码,发现这些号码差别很大。家长可告诉孩子:出生日期后面的3位号码表示顺序码,即表示在同一地址码所标识的区域范围内,对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人编定的顺序号(要结合具体的号码进行说明)。让孩子发现爸爸、爷爷或自己的顺序码是单数,妈妈、奶奶或自己的顺序码是双数。家长告诉孩子:顺序码的单数分配给男性,双数分配给女性。算一算:在同一县(市)里与自己同年同月同日的人数,如123,同一天出生的男性已有62人了。引导孩子结合号码进行归纳总结:身份证号码共有18位数字。前6位为行政区划代码,第7至14位为出生日期码,第15至17位为顺序码,第18位为校验码。校验码是根据前面十七位数字码计算出来,用来校验计算机输入公民身份证号码的前17位数字是否正确。例3,读题目要求:我们来给学校的每个学生编一个学号。全校学生人数统计如下:引导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