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拓展资源一、白居易简介白居易(772年~846年),汉族,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的诗歌继承了《诗经》以来的比兴美刺传统,重视诗歌的现实内容和社会作用。强调诗歌揭露、批评政治弊端的功能。他在诗歌表现方法上提出一系列原则。他的这种诗歌理论对于促使诗人正视现实,关心民生疾苦,是有进步意义的。对偏重形式的诗风,也有批评提高的作用。二、杨万里简介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人(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南宋著名爱国诗人,文学家,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中兴四大诗人”。一生作诗20000多首,只有4200首留传下来,被誉为一代诗宗。杨万里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称为"诚斋体"。杨万里爱国忧民,立朝为官,清廉节义,刚介耿直,世人赞他“脊梁如铁心如石”,“浩然之气,至刚至大”,其人品,诗品堪称楷模,备受尊崇。杨万里一生写诗二万多首,是我国历代多产诗人之一。杨万里留下大量抒写爱国忧时情怀的诗篇。他亲眼看到沦丧于金国的宋朝大好河山和中原遗民父老,心中郁满国家残破的巨大耻辱和悲愤,爱国主义诗歌创作表现得最集中、最强烈。代表作品:《初入淮河四绝句》、《舟过扬子桥远望》、《过扬子江》、《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