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校课程文化,提升学校办学特色作者姓名:岳宝仁联系电话:13519268009平罗县高庄九年制学校关注学校课程文化,提升学校办学特色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生存方式,是支撑学校存在、发展的根基和动力。学校文化包含着课程文化,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文化建设理性认识与实践探索的重大发展。课程文化的进入,丰富和扩展了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深入到课程与教学层面,实质性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并将三者勾连起来,构成学校发展的新内涵、新要求和新目标;要求学校文化着眼于学校的培养目标,围绕课程实施、课程管理和课程开发,进入课堂和学科,而不局限于短期性、突击性的所谓每年几次的“文化活动”和“文化节日”;使学校文化建设与每一个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联系在一起,与改进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形成教学品位和追求教学风格相结合,由此学校文化建设成为全体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常态性的学校生活。课程文化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学校文化建设不再游离于学校日常教学活动之外,而成为教师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生存方式。课程文化不仅是学校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校文化的核心部分,是学校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和表征。我以为,课程文化能够充分显示学校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和品格:一是课程与教学内在地体现了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哲学。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哲学应该充溢于学校的方方面面,如学校环境、学校制度、学校组织和学校行为等,但如果不能够体现在课程与教学中,就依然是一种外在的、表层的、形式的、抽象的理念和哲学。只有当课程与教学充分体现了学校教育理念和教育哲学时,才是内化了的、落实了的、具体化的学校文化价值观,才能转化为学校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才能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和作用。二是课程与教学综合地体现了学校科技应用和人文风貌的总体水平。学校教育中综合运用现代科技并体现较高技术含量的是课程与教学;集中反映出管理水平的是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和课堂管理,与课程与教学紧密相关;体现师生能力、水平和创造,显示学校历史和文化传统,展现学校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和未来追求,也是与课程教学紧密相关的各类学校活动。可以说,课程与教学凝结了和表现了学校科技的综合运用水平,人文风貌的整体水平,是学校整体实力的外显化、结构化和日常化。三是课程与教学直接表现着师生的发展和发展成就。课程就是一种机会,一种学生发展的机会,一种教师获得表现和发展的机会。学生之所以成为学生,主要的行为表现、意识建构和精神发展的载体是课程与教学,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主要的行为表现、意识建构和精神成长的载体是课程与教学,更重要的是课程与教学把教师和学生放在同一平台上,围绕同样的内容,以意识互动和精神对话的方式建构双方的意识和精神,使师生共同获得发展和成长。作为学校软实力重要资源的教师,主要发展方式是自身的课程与教学实践,大量优秀教师、特级教师、名教师都是这样成长起来的。现代学校的发展需要高水平的教师,高水平的教师需要课程与教学的表现与发展平台。高学历的教师,只有在课程与教学中表现出高水平,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才能真正转化为学校实力。如何界定学校特色,实在是有太多的理解和认识。我以为,学校特色就是一所学校有别于其他学校对教育教学的个性化(校本化)理解与个性化(校本化)实践,并由此在学校整体风貌上所表现出来的独特性。这样一种界定,可以有三个层次的理解:一是学校对教育理想和教育哲学的独特理解和个性化的表述,既是学校文化的灵魂和精神,也是学校特色的灵魂和精神,是学校特色之所以成为特色的文化内核;二是在学校教育理想和教育哲学引导下的个性化的教育教学实践,集中体现在课程与教学上,体现在日常教育的师生行为上,体现在教师和学生所取得的成就上;三是前两者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弥散性和扩展性,整体性地表现在学校的各个方面,如物质建设、制度建设、组织建设和形象设计等,体现在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如教育教学管理、学校德育、学校活动、教师队伍、教学研究等,呈现出一种个性化的总体风貌。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