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案年级:六年级周次:第十四周单元课题:第四单元漫游世界课题:1、到周边去看看学习目标1、知道和认识我周边的主要国家及其与我国的历史、文化、经济联系。2、通过教学了解我国周边国家的一些风俗习惯。3、了解东方文化的特点。学习重难点:重点:能够借助资料、事实,通过比较发现周边国家与我国文化的共性和差异性,以及不同国家的生活习惯、文化习俗与其历史的渊源、地域环境的关系。难点:了解东方文化的特点。学法指导:1、通过预习书本知识完成练习题。2、通过网络了解本课的内容。预习内容:(84---89页的内容)1、我们周边的邻居有()。2、新加坡的形状像(),因此也叫()。3、印度被称之为(),还被称之为()。4、蒙古一词包含()和()两个意思。还有一说,认为蒙古一词的意思是()。导案设计:课题:第四单元漫游世界1、到周边去看看课时:第一课时班级:六年级设计者:李欣周次:第十四周一、开始部分谈话导入。二、新授活动一找找我们的“左邻右舍”1.[播放课件:的左邻右舍]讨论交流:我国的邻国有哪些?我们祖国的什么方位?(板书:我们的左邻右舍)教师准备1、课件准备。2.游戏活动:找邻居。活动二从国名认识“左邻右舍”1.[播放课件:邻国的国名或别称]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你们从这些国家的国名或别称中发现了什么?教师小结2.[播放课件:邻国的特点]3、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这几个国家各有什么特点?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分别取一个贴切的别名。国名基本情况特征我们的命名三、教师总结我们从信仰、自然环境、文化生活、地形、地貌等方面,了解了邻国各自不同的特点,加深了对周边国家的了解。学生练习1、日本的国花是(),有名的山是(),人本人爱吃()。()是人本人最喜欢的传统服饰。2、尼泊尔,位于()山脚下,除了南部狭长的的平原外和一些谷地外,几乎全都是()和()。3、印度尼西亚位于(),地跨赤道,由()和()之间的一万三千多个岛屿组成。4、印度是()之一,坐落在南亚富饶广阔的()上。他信仰(),印度女性喜欢穿着传统的()。印度人爱吃的主食是()和()。印度人能歌善舞,他们的()在世界上享有盛名。5、泰国人喜欢吃()的调味品,泰国民间有()的俗语。6、朝鲜人喜欢腌制()。预案年级:六年级周次:第十四周单元课题:第四单元漫游世界课题:1、到周边去看学习目标1、知道我国与邻居之间要友好交往、和睦相处、共同发展。2、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和认识我周边的主要国家及其与我国的历史、文化、经济联系。3、知道与邻国友好相处的重要性。学习重难点:重点: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和认识我周边的主要国家及其与我国的历史、文化、经济联系。难点:知道与邻国友好相处的重要性。学法指导:1、通过预习书本知识完成练习题。2、通过网络了解本课的内容。预习内容:(90—93页内容)1、唐朝时,有一位著名的僧人叫()。他应()邀请,东都()讲学。2、明代初年,为了加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友好交往,()七下西洋,足迹遍布东南亚各国。导案设计:课题:第四单元漫游世界1、到周边去看看课时:第二课时班级:六年级设计者:李欣周次:第十四周二、开始部分谈话导入。二、新授活动一古往今来话邻国教师准备1、课件准备。1.[播放课件:鉴真东渡;播放视频:郑和下西洋]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从故事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你还知道哪些我国古代与邻国交往的故事?(板书:与邻居的交往)小结:自古以来,我国与周边邻国和睦相处,友好往来,广泛地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邻国间的友好交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播放课件:生活中的相互影响与融合]2.[播放课件:我国与邻国的交流与合作]引导学生结合情境交流研讨:我国与邻国在文化、经济、科技、贸易、旅游等方面有哪些交流与合作?这些友好往来对我国和我们的邻国有哪些好处?三、教师总结。学生练习1、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反映了当时我们与其他各国的交流。西天就是现在的(),我国的()就是从印度传过来的。2、围棋起源于(),最后传到了周边许多国家。特别是()和()。3、澜沧江从我国云南流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