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就问》学案课前积累: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9时30分),本名孙文,谱名德明,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孙中山出生在广东香山翠亨村(今广东中山),是中国政治家、医师、革命家、中华民族主义者。其流亡日本时,曾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化名“中山樵”,之后转化成为后世常用的“孙中山”惯称。曾任中国国民党总理、第一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等职,亦为三民主义思想的创建者。1892年7月23日,孙中山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1925年3月12日因肝癌在北京逝世,陵墓位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第一课时学习过程:课前预习:请按下面的步骤认真完成课前预习。1、初读课文,给课文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把读不准的字标上拼音。2、读课后的生字,把田字格中的生字描一遍,通过查词典给生字扩词。3、再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对话。5、我会正确认读这些词语。意思意义好意思想思考心思教室教师教学入室室内直尺尺寸尺码道理理想理由养成营养养花良好优良良心一心一意办公室糊里糊涂摇头晃脑鸦雀无声主动6、读了课文我知道这篇课文共有______个自然段,写了孙中山_________的故事。预习闯关1、我能正确认读词语。2、说说下面词语的近义词。糊里糊涂摇头晃脑鸦雀无声3、初读课文。合作学习⒈小老师领读生字。⒉互助小组赛读生字。⒊小组内互助识字组词。4.“火车开得快”展示。5.选词说句子。自主学习我能行默读、分段读、自由读,说说孙中山遇到不懂的问题是怎么做的?找出相关语句读出来。第三课时合作交流1、什么叫“私塾”?与我们的课堂有什么不同?2、孙中山是怎样对待学习的?对先生提问为什么要壮着胆子?他使用礼貌用语了吗?3、观图,同学们的表现与先生的态度怎样?先生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拓展延伸1、学习了《不懂就要问》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2、交流:联系实际说说在学习时遇到不懂的问题,你是怎样做的?讨论:不懂就问的好处有哪些?当堂检测一、按课文《不懂就要问》的内容填空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________。为了弄清道理,就是挨打也________。”二、照样子说一说()地背诵()地听()地说三、巩固练习1.连线糊里糊涂一个字都不会错壮着胆子一点儿声音都没有摇头晃脑大着胆子鸦雀无声没弄明白一字不错头摇来摇去2.填空(1)先生讲得很(),大家听得很()。(2)孙中山从此养成了()的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