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词汇习得的负面因素及应对措施长期以来,词汇习得一直是第二语言学习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词汇的掌握是语言学习中最基本的内容。缺乏足够的词汇会使学习者在目的语环境中产生不安全感川。而词汇能力既是语言又是交际能力的组成部分,学习者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学习者语言输入和输出的质量,并且也影响到学习者的语用和语言交际能力。我们南疆地区学生词汇能力较差,严重影响了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二语词汇学习成了不少学习者第二语言学习的拦路虎。许多学习者为记忆单词,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却事倍功半,学习效果甚差。鉴于以上现状和原因,有必要深入系统地了解影响词汇习得的负面因素,从而运用更加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提高词汇习得效果。本文从分析影响词汇习得的负面因素出发,结合作者在教学实践中收集到的相关资料,提出应对这些负面因素、提高第二语言词汇习得效率的方法和策略。二、影响二语词汇习得的负面因素1.影响学习者词汇水平差异的外部因素二语词汇自身的复杂性特征词汇学习的阻碍首先是由二语词汇自身的复杂性特征决定的。词汇是语言结构和意义的基本构成单位,这一特点决定了词汇是语言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词汇具有数量大、没有很系统的规律性和难以控制等特点,由于学习者对词汇知识认识不够,它常给学习者带来很大的困难。学习一个词不仅要会读会写,了解它的局部、字面意义,还必须了解该词的句法特征、语义特征、多层意思、使用限制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词及该词的转化词。由于词汇体系的庞大和复杂性、二语词汇习得的复杂性,以及由于教师和学习者认识上的不足,导致学习者对词汇知识认识不够。学习者把记住一定量的词汇作为他们的目标,很少有学习者,包括汉语教师,会把掌握词汇的内在规律作为词汇学习的目标来看待。这是因为实际语言交流机会少、考试压力大等因素使得学生片面追求词汇量,而未对词汇的深层意义和实际用法做细致的体会。忽略词汇教学施教者缺乏有效教授词汇的方法和手段,词汇教与学的策略研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传统的二语教学强调向学生传授语法知识,而忽视了学生实际语言使用能力的培养,在传统的二语教学中,词汇教学有一段时间是受到重视的,但也是局限于词汇的字面意义,对其实际使用中的情况重视不够。同时,教师在教和学的过程中忽略了培养学习者主动学习词汇的意识,导致学习者习惯于在教材规定范围内学习词汇,习惯于以教师为主导的词汇学习方式,缺乏对词汇学习的自我计划、管理,更缺乏在大脑中主动构建词汇量的能力。这样做的结果是限制了学生对自己认知能力的意识,缺乏意识的状况使学生在需要运用新的学习策略时感到无能为力,而且如果学生自发运用的策略与自己的认知能力不相符时,对他们的情绪有极大的伤害,很多学生花了大量时间死记硬背,但收效甚微,这在客观上阻碍了学生发现和探索新的学习策略。所有这些因素会在社会、认知和情感方面体现出来并影响学生的学习。2.影响学习者词汇水平差异的内部因素词汇学习策略医乏文秋芳指出词汇水平差异是由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学习动机、态度和方法所致,学习者的自我学习系统模式,即学生的动机、观念和策略这三部分互相关联、互相影响。不同的学习动机和不同的学习观念导致使用不同的学习策略和学习管理方法。学习策略使用恰当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习方法的成效。善学者和不善学者在词汇学习策略的使用上存在着差异,善学者在词汇学习策略的使用频率上明显高于不善学者。影响二语词汇习得的另一内部原因,是由于二语习得者词汇学习策略匾乏,导致学习者习惯于在教材规定范围内学习词汇,习惯于以教师为主导的词汇学习方式,缺乏对词汇学习的自我计划、管理,更缺乏在大脑中土动构建词汇的能力。因此,在教授学生词汇知识本身的同时,应尽可能地教授词汇学习策略及方法,培养词汇自主学习能力。焦虑心理和的研究表明与更放松的学生相比,焦虑的学生更难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倾向于低估自己的能力。研究表明,学习过程中的过分焦虑会阻碍外语学习’。焦虑紧张、缺乏自信是二语词汇学习的主要障碍。由于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强调词汇学习策略的重要性,客观上阻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