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播种幸福的班主任教育,绝对不是一件开花的活儿,它是种树,它是一种持续不断地坚持与忘我的漫长期待,它是一种为了终极放飞而无比宽厚温暖的拥抱……我期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真正的教育者:零距离、多角度、全方位地与学生的生命互动,以爱育爱,以能养能,以德培德,以心传心。当我拿起《教育是温暖的》这本书时,封页上的这段话深深地吸引了我,万平这个作者也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里。翻开这本书,一页一页的认真拜读,万平老师的经历,万平老师对学生的爱,万平老师为学生的付出深深地震撼着我,让我真正的明白了教育的真谛——教育是温暖的。一、播种爱心,享受文字带来的幸福播种爱,才能收获幸福,才能享受教育的温暖。万老师就是这样一个心中充满着爱的老师,同时她也享受着孩子们给她带来的幸福。万老师认为儿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儿童的生活更是天真烂漫的,做老师的就应该走进学生的心里,去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万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从日记起步,走进学生心灵的人。(一)注重兴趣培养,养成良好习惯“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但是日记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他们喜好的东西,可以说习作是孩子的“天敌”,如果生硬的布置孩子写日记,孩子们即便服从也是被动的,因此,在引入日记教学的时候,必须尊重孩子的兴趣和意愿。在日记教学中,万老师注重引导学生自然地生成“写”的意识,逐渐养成记日记的习惯,在循序渐进中,让孩子们学会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学会思考,提高认识,养成习惯,锻炼意志,提高能力,形成素养,让小小的日记与他们生活的广大世界相连接,与他们的未来生活相连接。看到万老师为学生们所做的一切,我也想起了我教二年级时让学生们写的“绘画日记”,所谓的“绘画日记”就是指的看图写话,但是对于二年级孩子来说,这个图画只是极其简单的图画,“一个杯子、一片草地、一节课等等”,让孩子们看着眼前的图画写出自己的所看所想。起初,有的学生只写一两句话,感觉无从下手,但经过慢慢的练习,学生们渐渐喜欢上了这项“工作”,有时他们把课上的表现写出来,有时他们把老师的表扬写出来,有时他们也会把一天中的不开心写出来……就像万老师所说的,让学生自然地生成了“写”的意识。那段时间学生们享受着日记带来的快乐。(二)注重欣赏奖励,激发写作欲望如果说,第一节日记引路课是“点火”,那么教师的评语就是“持续给油”,就是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的保证。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习作持欣赏的态度,这样学生写作的热情一旦点燃,他们就会付出自己的努力,激发他们写作的欲望。万老师那别出心裁的评价更使我茅塞顿开,她的评语细致入微、及时肯定、个性引导,有对学生习作内容的评价,有与学生情感的交流,还有“甜蜜”的“馈赠”等等。这些评价激发了学生写作的欲望,激励着学生的进步,让学生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获。万老师那润物无声的日记教学吸引着学生,校直通车、小木桥、咪咪乐园等让我更加体会到了万老师教育教学的智慧与幸福。万老师用日记播种着爱,同时他们也享受着写作带给彼此的幸福。二、爱个别生,用文字带给他们自信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是一种等待的艺术。等待,给学生一个转变的空间,一个进步的阶梯。“我们幸福着孩子的成长”,万平老师就通过自己的努力把一个个有问题的学生变成家人,变成了同学,老师眼中的好孩子。比如《蹲了两次班的小坤变了》,小坤一个不爱学习的孩子,面对一个冷漠,数学成绩仅有34分的孩子,万平老师却通过日记,发现这是一个爱画素描,对父母充满感激之情的孝子。万老师走进孩子,承诺给孩子开个人画展,在争取孩子的信任后,适时提醒,提出要求。结果,期末考试孩子的数学99.5分,成为班级的大哥哥。的确如此,当我们看到班级中的学生在成长时,作为我们班主任会由衷地感到欣慰。当看到一个问题学生通过自己的教诲,变得懂事时,心里会一下子觉得,之前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我也由此想到了我们班的问题学生—周某。这个连“桃树18棵,李树比桃树多23棵,问李树有多少棵”都不会算的五年级的男孩,不做作业是常有的事情。说真的我也对其心灰意冷了,我也总会涌上“这个孩子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