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光荣、浪费可耻——民族精神之传承金沟中心学校金沟中心学校四年级四年级勤俭节约美德名人小故事毛主席:在毛主席生前用过的一百多件日常生活用品中,有一件穿过20多年、已补过73次的睡衣。身边的工作人员多次提出给他换一件新的,他都执意不肯,直到逝世前夕,他老人家还是穿着这件补钉缀补钉的睡衣。在国民经济困难时期,他老人家首先倡导不吃肉、不吃水果,常常是几个芋头就是一餐饭,与全国人民同甘共苦。朱元璋:朱元璋的故乡凤阳,还流传着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朱元璋给皇后过生日时,只用红萝卜、韭菜,青菜两碗,小葱豆腐汤,宴请众官员。而且约法三章:今后不论谁摆宴席,只许四菜一汤,谁若违反,严惩不贷。赵匡胤:赵匡胤教女俭朴"天上神仙府,人间帝王家"。作为一国之主皇帝应该说是人间最富有的,金银财宝任其享用。可是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却不但生活俭朴,反对奢侈浪费,还严格教育子女生活上也讲究俭朴。处世(姜洪佩)有德言能立,无求品自高。做人常律己,正气贯云霄。冬夜杂咏青松(陈毅)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拒礼诗(明况钟)清风两袖朝天去,不带江南一寸棉。惭愧士民相饯送,马前洒泪注如泉。勤俭节约诗歌名言录1●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浪淘沙●成由勤俭破由奢●勤俭永不穷,坐食山也空●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小钱不知省,大钱将滥花(英国)●成家子,粪如宝;败家子,钱如草●眼下胡花乱铺张,往后日月空荡荡●一勺勺积累的东西,不要用桶倒出去(哈萨克族)●辛苦得来的果实,不要一口气把它吃完(维吾尔族)名言录2劳动是一切知识的源泉。——陶铸所有现存的好东西都是创造的果实。——米尔在人的生活中最主要的是劳动训练。没有劳动就不可能有正常的人的生活。——卢梭劳动是社会中每个人不可避免的义务。——卢梭完善的新人应该是在劳动之中和为了劳动而培养起来的。——欧文体力劳动是防止一切社会病毒的伟大的消毒剂。——马克思劳动却是产生一切力量、一切道德和一切幸福的威力无比的源泉。——拉·乔乃尼奥里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威廉·配第勤俭节约楷模引路王婷在学习方面,她勤俭节约地使用学习用具,不浪费纸张,不追求时尚学习用品,经常会看到她将用过的纸张用来当草稿纸,并感染着身边的同学,时常鼓励他们要勤俭节约。另外,她看到班级有些同学乱扔塑料瓶和废纸,就将塑料瓶和废纸收集在教室的角落,她的行为让班里的同学都受到感染。绍世鸿在校生活中他经常主动关闭电灯,提醒同学接水的时候不要让饮水机漏水,主动关闭学校操场上的水龙头,节约水电资源。每次轮到他值日打扫卫生时,她总是将洗过抹布的水留着淘拖布,帮助学校的绿化带浇水。勤俭节约我反省王涛惭愧地说:“在校期间我常常拿妈妈给我的中午饭钱买零食、喝饮料。在家每次吃饭时都会挑挑拣拣,如果不喜欢吃就倒掉或者不端碗非吵着妈妈给钱买方便面不可,一点都没有尊重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想想真是太不应该了......•德者,得也,得事宜也。——(东汉)刘熙•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已也。——(东汉)许慎•故学至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荀子《劝学》•从伦理学角度:“道”是行为的原则,“德”是行为的效果。•在中国思想史上,道德主要是指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规范,有时也指个人的思想品质、修养境界、善恶评价。•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一词起源于拉丁语“摩里斯”(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引申其义也指规则和规范、行为品质和善恶评价。道德行为准则、规范个人认知、表现外:社会道德原则规范内:个人道德品质主观条件——人类意识历史前提——劳动客观条件——社会关系人类道德产生的三要素人类道德产生的三要素道德是在人们意识到需要对人际利益关系进行调整时产生的。利己利他•从利己需要出发建立的人类社会,需要利他的道德来维系•约束利己,鼓励利他,是人类社会的存在、延续的要求人类社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人类社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利己与利他的结合利己与利他的结合勤俭节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