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金属材料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桑村乡第一初级中学冯少勇一、说教材(一)这节课地位和作用《金属的化学性质》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材第八单元课题2的内容,具体内容主要有常见金属的三点化学性质及置换反应的定义。本课题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对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较为深入、系统地学习,使学生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获得提高,而且学好本课题为以后学习酸、碱、盐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还为进入高中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打下基础。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书写铁和镁与氧气反应的方程式,知道金属与氧气反应是金属的化学性质之一。(2)通过实验探究,能够总结出金属活动性顺序。(3)通过探究,能知道什么是置换反应。(4)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2、过程与方法(1)能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信息。(2)能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探究实验,有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4、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难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三、对学生的分析学生对前面金属物理性质的学习,有利于学生认识金属的化学性质,为教学打下了一定基础。对镁、铝、铁等与氧气的反应,铁、锌等于稀盐酸的反应,以及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等,通过实验,学生已经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对这些反应的条件、剧烈的程度等也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类研究和系统总结还有欠缺,教学中不宜过多深入,有些问题提醒学生到高中后会进一步的研究。四、教法本课主要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结合教材,采用实验探究法为主线,结合使用启发法、归纳分析法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读、想,探,议,做”的教学流程中系统地获取新知识,并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材的重点放在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上,采用实验——讨论的探究模式,设计这些探究过程,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善于动手、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使学生学会从客观事实中归纳得出结论的方法,使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五、学生的学法根据学习目标要求,学生的学习主要采用以下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实验探究、归纳总结等方法。实验是反映化学学科特点,学习化学知识的最有效途径。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边观察、边记录、边思考,在教师指引下按科学的方法处理所得的材料,得出结论。这样强化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逐步学会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的方法。结合归纳总结法,指导学生进行综合归纳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对所得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教学流程设计出示教学目标金属与氧气的反应探究课堂总结,谈收获当堂测试金属与酸的反应探究阅读教材,创设情境金属与金属化合物的溶液的反应探究置换反应探究六、教学过程(一)出示学习目标,齐读学习目标。(二)创设情境,安排阅读教材。真假黄金的鉴别。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Mg>FeMg>Fe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活泼性比较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点燃3Fe+2O2==Fe3O4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点燃2Mg+O2==2MgO结论:1、判断金属活动性的方法一:根据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或者反应现象的剧烈程度判断思考:•1.为什么铝具有优良的抗腐蚀性能?•2.分析“真金不怕火炼”蕴含的化学原理。4Al+3O2==2Al2O3金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在加热或者高温的条件下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二、金属与酸的反应A:金属与稀HCl的反应金属与稀HCl现象化学方程式镁与稀盐酸镁与稀盐酸锌与稀盐酸锌与稀盐酸铁与稀盐酸铁与稀盐酸铜与稀盐酸铜与稀盐酸A:金属与稀HCl的反应金属与稀HCl现象化学方程式镁与稀盐酸镁与稀盐酸大量气泡,反应最快Mg+2HCl=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