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模型活动对青少年的教育作用杨立军兰州59中甘肃兰州市西固区730060中国教育的问题不仅仅是体制问题,还与中国的传统思想分不开,现阶段的传统教育把一个活生生的人培育成了机器人,把人脑培育成了电脑,不明白青少年正确学习的动机和动力。随着航空航天模型活动的推广和发展,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已是不争的事实,兴趣活动也是科技创新、创造的推动力。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青少年科学素养的培养已刻不容缓,而航空航天模型活动正是培养少年学科学、爱科学的良好途径。参加航空航天模型活动能使学生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造就社会不可或缺的创造型人才,参加航空航天模型活动,让学生自已去发现和掌握航空航天模型活动的全过程并得到结果,这才是素质教育所要表达的。科学是人类所积累的关于社会、自然、思维的知识体系,技术指自然科学原理生产实践经验等。航空航天模型活动是科学技术传播、发展、应用的主要途径。航空航天模型活动由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中国科协、共青团中央和中国妇联等部委联合组织的,由在校学生在课外时间参加的科技体育活动。它包括校内科技体育活动,也包括校外科技体育活动。青少年科技体育活动是培养科技后备人才的重要途径,是整个教育事业和科学事业的组成部分,是教育系统发展素质教育的方向。现在许多种学生都迷恋于网络,他们思想单纯,是非分辨能力差,自制能力薄弱,游戏的痴迷,不良网站的浏览严重影响到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让孩子远离网络不太可能,堵也是行不通的,与其阻拦不如正确引导,让孩子喜欢一个健康益智的爱好正是远离不健康网络的最好途径。当今社会人才的竞争已不是单方面的文化竞争,而是包含了科学技术、坚强的意志、广泛的知识、创造性思维等多方面的综合较量。航空航天模型活动集科技性、趣味性、竞技性于一体,航模活动的开展最大魅力在于能向充满求知欲和好奇心较强的青少年提供一个可以学习加以实践的机会。通过制作放飞模型使他们既能尝试到飞机火箭在天空中飞行的乐趣又能学到一些航空航天科技知识,培养孩子从小就养成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对培养青少年动手动脑能力、创造能力、协调能力、团队合作以及认真细致的思想品德都具有积极的作用,教育部已将其列入“2+1”工程项目加以推广。航空航天模型活动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1、培养青少年树立献身祖国航空航天事业的理想航空航天模型活动是国家体育总局正式批准的一项全国竞赛项目,也是包含了各门学科最多一项的综合科技体育运动,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兴趣和理想是激发人们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克服困难、搞好工作的巨大动力,也是航空航天工作者的必要条件。理想不是凭空产生的,参加航空航天模型活动使广大青少年从好奇到好玩到产生兴趣,从兴趣上升到爱好。其中许多人进而逐渐树立起献身祖国航空航天事业的理想,这个过程十分自然,十分牢固。如果在青少年时期就参加航空航天模型活动那么就可以很好地促进孩子们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而航模活动正是培养孩子这些综合素质的良好方式。五十年代不少航模爱好者高考时在志愿栏中全部填写航空院校,破釜沉舟,义无反顾,有些人虽因此落榜而不悔。如愿者甘心情愿离开大城市到山沟里工作,许多人在航空航天工作岗位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2、进行有关航空航天基础知识的教育普及航空航天模型运动事业从青少年做起,航空航天模型运动事业的普及更是一个国家国富民强的明显标志,如果一个飞行员或航空航天工作者在青少年时期参加航空航天模型活动,接受早期航空航天教育,树立献身祖国航空航天事业的理想,广泛学习航空航天基础知识,具有熟练的动手能力和不断进取的精神,这无疑是事业成功的宝贵的先决条件。通过航空航天模型活动青少年们可以学到飞行原理、空气动力学、材料与结构、航空发动机、无线电遥控、气象等有关航空航天知识,是未来从事航空航天工作的知识准备。诚然,这些知识一般讲是比较粗浅的,但通过航模学到的知识具有多种学科、从实践到理论多次反复的特点,这些特点可以在一定程度弥补专业学习内容过于单一的缺陷。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