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实践活动课总结(2013—2014年下学期)代继坤学科课中的活动,从本质上讲是完全服从于和服务于本学科课堂教学需要的,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合作学习、多角度认识问题、多种形式表现问题、多种策略思考问题、多种方法尝试解决问题。实践活动课不但加深基础知识的理解,而且提升了学生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1、操作性: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数学实践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索性解决问题的活动,可以表现为课堂内的经历探索,也可以表现为课内外相结合,具有一定的操作性。例如,“测量旗杆的高度的设计”活动;它系统地联系了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深刻地了解了相似的性质,三人一组互相结合,提高交流意识。2、生活性:知识源于生活,同时又能改善生活,实践活动的内容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如“制作测角仪,测量大树或建筑物的高度”活动;让学生从生活活动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知识,不但认识了仰角、俯角的概念,又认识了测角仪的设计方法,进一步掌握了相似与直角三角形的联系和应用。3、合作交流性:数学交流主要表现在学会与他人合作,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意识。数学实践活动通常采用小组合作、共同探究的形式进行,教师首先提供让学生积极参与的宽松环境,让每个学生有效地参与,同时也为学生创设一个便于交流的情境,鼓励学生明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接受他人的思想。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唯一的标准的理解,但是通过学习者的合作可以使理解更为丰富和全面。例如,“笔筒的设计与制作”活动,激发活动兴趣,调动了学生合作意识,对于参与活动的不同的学生重新认识了立体图形与展开图间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