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一唯物辩证法考向指南预计2015年高考,本专题仍可能以诗歌、漫画、名言、寓言、成语和典故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唯物辩证法相关知识的理解;以现实热点材料为背景,要求学生运用唯物辩证法相关知识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感悟高考1.本部分是高频考点。要重视重点原理与方法论的考查,联系的普遍性、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对立统一、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在高考中所占比重较大。2.从考查形式上看,主要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命题启示感悟高考3.在复习备考中要注意:(1)结合热点材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考查发展的状态和趋势、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等考点。(2)结合十八届四中全会法制建设等考查联系的普遍性,结合我国的区域发展规划考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3)通过对古诗词的理解考查量变和质变、对立统一等哲学观点。(4)结合创新国家建设,考查创新的依据和作用。感悟高考网络构建感悟高考1.本专题从方法论的角度回答了“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这一主题,从思想方法的视角为我们展示了“世界是怎么样的”壮丽画面。在复习中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即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第二,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即矛盾规律。第三,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即创新。并且要注意理解联系、发展、矛盾、创新的内在联系。2.学会用本专题知识分析时政热点。如用联系的观点分析全世界关注气候变化的原因,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分析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用矛盾的观点正确认识当今社会的一些现象等。整合指导感悟高考3.从整个哲学教材的复习看,要注意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关系,按规律办事与创新的关系,联系与规律的关系等。核心考点必考点一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知识线索核心考点必考点二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对立统一规律知识线索核心考点必考点三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知识线索核心考点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关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区别哲学依据物质决定意识、规律的客观性矛盾具有特殊性范畴唯物论辩证法侧重点办事情的出发点、尊重规律解决不同的问题联系两者都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前提和基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深刻表现和必然结果解题方法1.解答有关矛盾的选择题时要注意的一些关键词【典例❶】在传统京剧表演中,同一类型角色的表演有大体一致的程式,就像唱歌、奏乐要遵循一定的乐谱一样。京剧演员在表演中既要遵循一定的程式,又要努力创造富有特色的角色。材料蕴涵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可以任意转化B.矛盾的普遍性是其特殊性的表现C.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D.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C解题方法解答有关矛盾的选择题时,要注意一些关键词的运用和界定。如“寓于”,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再如“有条件”,矛盾双方有条件地相互转化、主次矛盾有条件地相互转化、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有条件地相互转化。方法总结解题方法【典例❷】2011年12月2日,全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座谈会华北东北九省区市片会在北京召开。中央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主任周永康出席会议并讲话。周永康指出,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决策部署以来,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按照中央要求,结合各自实际,全面谋划、攻坚克难,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着力破解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难题,创造了一批经验,涌现了一批亮点。2.以唯物辩证法为答题范围的主观题的解答解题方法运用“辩证法”的有关知识,分析上述讲话对我国社会管理工作的哲学启示。方法总结以唯物辩证法为答题范围的哲学主观题,属于发散性思维类的题目,需要紧密结合材料信息来组织答案,难度较大。考生在解答时要注意以下问题。(1)对题干材料进行全面准确地解读,既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