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专题复习《气候类型的判断》【复习目标】:1.理解影响气候的因素;2.了解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点及成因;3.掌握判断气候类型的一般方法;4.通过体验高考真题,提高判断气候类型的能力,并能准确区分各种气候类型。【复习重点难点】: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及能力提高【教学方法】:多媒体展示【教学过程】:【复习旧课】:影响气候类型的因素及世界气候类型的判断一、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气候要素主要为气温和降水,因此,我们可以从气温和降水入手来分析气候类型和影响气候类型的因素)【学生活动】:由学生阅读教材,掌握影响气候的因素1、太阳辐射是影响地表气温的最基本因素,随纬度升高,太阳辐射减少,气温降低。2、大气环流能够调整全球热量和水汽分布,是影响各地气候的重要因素。3、下垫面性质包括海陆位置、地形、植被、洋流等都会直接影响大气中的水热状况。4、人类活动在生产、生活中的人类活动会对气候产生影响。【学生活动】通过以下习题掌握该部分内容,掌握气温和降水对气候的影响地区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最高气温月最低气温月甲大大7月1月乙小小8月2月1.甲、乙两地的位置(A)A.甲、乙均在北半球B.甲、乙均在南半球C.甲位于北半球,乙位于南半球D.甲位于南半球,乙位于北半球2.甲、乙两地气候(D)A.都具有明显的海洋性B.都具有明显的大陆性C.甲具有明显的海洋性,乙具有明显的大陆性D.甲具有明显的大陆性,乙具有明显的海洋性二、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成因及特征(见下表)【教师指导】引导学生完成下表(学生学案有空白部分),以复习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及特点,为学生学习气候类型的判断奠定基础。温度名称形成原因气候特点分布规律带热带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全年高温多雨南北纬10°之间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南北纬10°到南北回归线之间热带季风气候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全年高温,旱雨两季分明北纬10°到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全年高温少雨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亚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岸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温带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带控制终年温和多雨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温带季风气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北纬35°-55°之间的大陆东岸温带大陆性气候深居大陆内部,受大陆气团影响冬冷夏热、旱少雨南北纬30°-60°之间的大陆内部【新课讲授】三、判断气候类型的几种方法1、模式法又叫分布规律法。主要是根据气候类型在全球的纬度分布规律来判断,所以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可以浓缩在一张模式图上。(如下图)【学生活动】请同学们补充其中的1——7处相对应的气候类型的名称【教师引导】教师引导学生完成下列习题,让学生初步掌握运用“模式法”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例1、已知地球上四个小岛的地理位置分别为:A(46°N,148°E);B(36°N,14°30′E);C(6°S,134°E);D(51°S,75°W)。那么,四个小岛的气候类型为:分析:A地纬度为46°N,可知该地为温带,148°E为东亚季风区,故该地为温带季风气候;B地根据经纬度,可推断出该地为地中海地区,应为地中海气候;C地纬度为6°S,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分布的纬度范围,134°E为东南亚,则C地为热带雨林气候;D地51°S为温带,75°W为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应为温带海洋性气候。2、数据法根据提供的气温和降水资料,一般可分为全年几个月或各月气温和降水的统计表,按照一定的标准来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称为数据法。⑴根据平均气温最低值和最高值出现的月份,判断所在半球依据最热月均温因素变化6.7.8月气温高12.1.2月气温高结论北半球南半球图示⑵根据最冷月或最热月平均气温,判断所处热量带---以温定带依据因素变化结论最冷月均温〉15℃热带气候0℃--15℃之间亚热带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