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郯城县八年级语文上册《故宫博物院》教案人教新课标版主备人课型新授验收结果:合格/需完善时间分管领导课时2第周第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根据作者的游览路线,画出故宫的建筑布局图。2、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结构和说明方法。3、以太和殿为例,认识并学习方位词语的准确运用,找准作者的立足点。4、学会介绍复杂景观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5、了解故宫博物院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伟大成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重点1、把握文章大意,了解故宫布局特点。2、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结构和说明方法。难点1、认识并学习方位词语的准确运用,找准作者的立足点。2、学会介绍复杂景观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张老师的带领下游览了苏州园林,领略了江南园林的温婉细腻,欣赏了“一幅完美的图画”,今天,我们将欣赏北国的典型建筑——故宫二、检查预习矗立(chù)鳌头(áo)金銮殿(luán)湛蓝(zhàn)琉璃(liúlí)额枋(fāng)一、学生了解:故宫简介: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即1406年),历时十四年才竣工。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在这前后五百余年中,共有24位皇帝曾在这里生活居住和对全国实行统治。1925年改名为故宫博物院,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院之一。1987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二、1、学生代表听写字词2、下面同学在练习本上写蟠龙(pán)藻井(zǎo)中轴线(zhóu)击磬(qìng)檀香(tán)攒在一起(cuán)鎏金(liú)雍正(yōng)乾清宫(qián)坤宁宫(kūn)•迥然不同(jiǒng)水榭(xiè)玲珑:形容(物)精巧细致,(人)机灵敏捷。矗立:高耸直立。矫健:强健有力。缭绕:回环缠绕。井然有序:整齐而有秩序。井然,整齐的样子。迥然不同:形容差得很远,完全不同。迥:指距离很远。三、整体感知1、仔细的阅读课文,感受故宫建筑群规模的宏大壮丽,建筑物的精美,体会其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谈谈观后的印象?2、课文可以分为三大部分,该怎么划分呢?第一部分(第1-2段):概括介绍故宫博物院。第二部分(第3~15段):具体介绍故宫各宫殿的位置和功能。第三部分(第16段):介绍景山并记述从景山回望故宫全貌之所见。四、合作探究(一)学生浏览第一段思考以下问题3、小组内互相批改4、共同查看评价,强调疑难,表扬表现优异的同学三、1、回答:建筑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物——精致美观建筑布局——整齐统一2、学生小组内探究,展示交流成果做好点评!四展示交流(一)1北京中心。我们都知道北京市中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故宫坐落在这样一个象征着国家最高威严和最大权利的城市中心,说明了什么?(地位之高)2紫禁城、故宫博物院。3关于“紫”的三种说法,“紫气东来”说;天帝“紫宫说”;星座五宫,紫薇居中,古代帝王自称天之子,所以天子在地上居住的宫殿称紫薇宫,“紫”代指皇帝。而皇帝居住的地方严禁百姓靠近,因此皇宫便称为紫禁城。4地位、历史(二)1明确:故宫博物院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1)故宫坐落在什么地方?(2)故宫的名称还有哪些?(3)为什么叫紫禁城?(4)这段还介绍了故宫哪些方面?(二)齐读第二段,思考:(1)我们知道本文的说明对象是故宫,那么说明对象的特征是什么?看谁能又快有准地在文中找出来。(2)这些特点之前的那些文字介绍的是什么?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外观概貌、建筑总特点,给游览者留下了一个总体印象。后文主要围绕这三个建筑总特点展开,前面提到了建筑规模宏大,那么接下来我们看看其它特点是如何体现出来的。下面,我们跟随黄传惕先生的脚步,正式踏上故宫之旅。(三)请2位同学分别朗读3、4段,说说以下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体现了故宫三大特点的哪些方面?“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三座大殿矗立在七米多高的白石台基上。”“每层的边缘都用汉白玉栏杆围绕着,上面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