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夕阳真美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2.学会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5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夕阳的美,培养学生欣赏美的健康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情朗读好课文。教学准备:投影及投影图片、生字卡片。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初读课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五个生字,认识绿线内只识不写的五个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学习第一段课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2.出示投影放大图,观察图上的太阳是什么样儿、什么颜色,它正往哪里走?3.板书课题:23夕阳真美读题。4.小结图意,解题。5.质疑。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生带着问题初读课文,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给自然段标上序号。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帮助正音。3.指名读词语。4.指名朗读课文。(挑选你认为写得最美的段读该大家听。)5.逐个相机评价。6.自由大声朗读课文,思考这一段讲了什么?7.交流。8.同桌互读课文。三.讲读课文第一段1.默读第一段,思考:你读懂了什么?2.交流:理解“日落”与“傍晚”的关系。3.齐读第一自然段。过渡:日落的时候,他们看到了什么景象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四.学习生字1.出示:傍、芒、蓝、伏、余。2.指名认读。3.生自学,交流识字方法。4.口头组词。5.师范写,生描红,临写。6.反馈写字情况。五.布置作业抄写生字并组词。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本课另外五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夕阳的美,培养学生欣赏美的健康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多形式地复习生字和词语。2.交流,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二.讲读课文自由读课文,想哪一自然段你认为写的最美?(交流后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段学习。)(一)学习第二自然段(1)默读,思考有几句话?每句话你都读懂了什么?(2)学习第一句:指名学生读,思考你知道了什么?交流后齐读第一句话。(3)学习第二句:自由读,思考读懂了什么?(4)学习第三句:自由读,说说你读后知道了什么?(结合课文插图理解连绵起伏的西山披着夕阳的余辉是多么的壮观)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好这句。(5)小结并齐读第二自然段。(二)学习第三、四自然段(1).自由轻声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2).交流(3).四人小组合作,根据课文所描绘的语言用自己的画笔在纸上画出来。(4).齐读课文三、四两段,再一起评一评图画作品,看谁画得符合课文。(5).自由地、美美地把课文读一读。(6).指导背诵:座位上练背、指名背、齐背。(三)学习第五自然段1.师:多美的夕阳啊,爷爷满面红光的望着奶奶说,生接读:夕阳真美啊!2.自读课文,有什么不懂的提出?3.指导朗读好。(读出爷爷奶奶的愉快心情)第三课时教学要求:1、指导背诵课文。2、完成课堂作业。3、组织实践活动。教学过程:一、复习1、开火车读生字卡片。2、一字开花。二.熟读成诵指导学生按夕阳“西斜—下沉—落山“的顺序练习背诵,先引背,分段背,再有感情地背,比赛背,从而达到成诵。三.学习生字1.认读:壮慢沉涨更2.口头组词。3.自学生字,交流识记方法。4.师范写,生描红、临写。5.反馈写字情况。四、课堂作业五.实践活动组织学生看日落,边看边讲,然后让学生把课文中没有描述到的景象尝试着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下来。板书设计:22、夕阳真美已经西斜爷爷、奶奶带着我看日落慢慢下沉夕阳真美走向西山的背后课堂作业设计:一、组词。夕()沉()圆()傍()多()深()园()旁()芒()蓝()伏()余()茫()篮()犬()除()二、造句。带着——三、填上合适的词语。()的夕阳()的余晖()的阳光()的天空()的夜空(